<tt id="a3jom"></tt>
    1. <tt id="a3jom"><noscript id="a3jom"></noscript></tt>

        <tt id="a3jom"></tt>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187406468 上傳時間:2023-02-13 格式:DOC 頁數:76 大?。?19.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_第1頁
        第1頁 / 共76頁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_第2頁
        第2頁 / 共76頁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_第3頁
        第3頁 / 共76頁
        資源描述: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一單元四則運算(7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一單元 四 則 運 算第一課時: 四則運算(一)教學內容:P/2-3(提出問題)教學目標:1、在觀察、整理信息中發現、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完整的敘述問題的能力。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難點: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師:同學們,愉快、短暫的寒假生活結束了,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嗎?二、指導提問出示書本情境圖師: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副圖中蘊藏著很多的數學知識?1)學生匯報冰天雪地里的數學知識。2)教師將信息呈現:滑冰區有72人,滑雪區有36人,冰雕區有180人。3)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小組合作:你還能挖掘出哪些數學知識呢?(

        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標倡導的一大新理念,獨立安排一節課的教學教師重在小組指導不僅教給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且為本單元的教學奠定基礎。)小組匯報:如果學生還難于發現問題可出示例3、例4的情景圖,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三、歸納概括師:怎樣提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提取信息提出問題.板書設計:提出問題滑冰區有72人,滑雪區有36人,冰雕區有180人。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第二課時:四則運算(二)教學內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

        3、方法。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教學用具:主題圖.例1掛圖.教學過程:一、導入(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1.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幾個活動區?每個區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組織學生提問并對簡單地問題直接解答。)2.根據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可補充條件再提問。)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F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先小組交流,

        4、再全班交流。提示學生可以自己進行條件的補充。)二、新授1. 小組4人對黑板上的題目進行分配解答。(引導學生對黑板上的問題進行解答,請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并進行脫式計算。)2. 小組內互相說說你是怎樣解答的?(教師巡視并對學生的敘述進行指導。)3. 全班匯報: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匯報,并且互相補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義的敘述。(1)71-44+85 71-44表示中午44人離去后還剩多少人 =27+85 加上到來的85人,就是現在滑冰場有多少人 =113(人)(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第一種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

        5、人數,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總人數。(實際上就是原來學習的乘除混合應用題,不知道單一量的情況下求總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應用題。)第二種方法,因為是照這樣計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數可以看作是一樣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幾倍,6天接待的總人數也是3天接待的總人數的幾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數去乘算出來的2倍。等等。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強調:可用線段圖幫助理解。教師要注意這種方法的敘述,方法不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主要掌握運算順序。4.鞏固練習 (1)根據老師提供的情景編題。A加減混合。乘車時的上下車問題,圖書館的借書還書問題,B速度、單價、工作效率 ( 先個人編題,再兩人

        6、交換。小組合作,減少重復練習。) (2)P5/做一做1、2三、小結學生就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匯報。這節課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你們都有什么收獲?教師根據學生的回報選擇性地板書。(尤其是關于運算順序的)運算順序為已有知識基礎,讓學生進行回憶概括。四、作業 P8/14板書設計: 四 則 運 算1.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又有85人到來?,F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運算順序:在沒有括號的

        7、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第三課時:四則運算(三)教學內容:P6/例3 P10/例4(含有兩級運算或有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感受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教學用具:例題3和例題4主題掛圖.教學過程:一、導入(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找出條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從圖中你們都看到

        8、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二、新授1.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生在練習本上解答。同桌說說是怎樣解答的。)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1)24+24+242 242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242 =24+24+12 前兩個24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 =48+12 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買門票需要多少錢。 =60(元)(2)242+242 242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242 =48+12 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 =60(元)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

        9、個綜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號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學生總結運算順序。)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2.出示例4 上午冰雕區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潔員,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小組討論,獨立完成。)匯報。(1)27030-18030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幾名保潔員; =9-6 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幾名保潔員; =3(名) 用減法計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幾名保潔員。(2)(270-180)30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 =9030 再除以30就算出

        10、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 =3(名)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是的不同點,以及運算順序的不同。學生進行小結。教師根據學生的小結進行板書。三、鞏固練習P7/做一做1、2P11/做一做(完成書上的后,可以變化條件,如“買2副手套”等等。)教師在練習的過程中應抓住學生的關鍵語言進行知識的鞏固。四、作業P89/59板書設計:四則運算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區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潔員,下午要 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1)24+24+242 (2)242+242 (1)27030-18030 (2)(270-180)

        11、30運算順序: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 運算順序: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第四課時:四則運算(四)教學內容:P11/例5(強化小括號的作用)、歸納運算順序.教學目標;1.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2.生的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3.習中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教學重 、難點: 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教學用具:四則運算運算順序歸納.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 憶前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學習過的四則運算順序。前面我們學習了幾種不同的四則運算,你們還記得嗎?誰能說說你在前面都學會了哪些四則運算順序?

        12、(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二、新授出示例5(1)42+6(12-4) (2)42+612-4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兩名學生板演。全班學生進行檢驗。上面的兩道題數字、符號以及數字的順序都沒有改變,為什么兩題的計算結果卻不一樣?這幾天我們一直都在說“四則運算”,到底什么是四則運算呢?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板書)誰能把我們學習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幫大家來總結一下?(學生自由回答。)三、鞏固練習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師巡視糾正。)四、作業 P1415/2、3、57板書設計: 四 則 運算(1)42+6(12-4) (

        13、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運算順序:(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第五課時:四則運算(五)教學內容:P13/例6(0的運算)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關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教學重、難點: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教學用具:口算題燈片.教學過程: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1)100+0= (2)0+568= (3)078= (4)154

        14、-0=(5)023= (6)128-128= (7)076= (8)235+0=(9)99-0= (10)49-49= (11)0+319= (12)029=二、新授1.將上面的口算分類.請你們根據分類的結果說一說關于0的運算都有哪些。學生分類后進行概括總結關于0的運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關于0的運算你還有什么想問的或想說的嗎?學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數。小組討論:0能否做除數?全班辯論。各自講明自己的理由。教師小結:0不能做除數。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三、小結學生小結關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教師引

        15、導學生小結。四、作業P1516/813板書設計: 關于“0”的運算100+0=100 235+0=235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0+319=319 0+568=568 99-0=99 154-0=154 一個數減去0,還得這個數。 029=0 078=0 一個數乘0或0乘一個數,還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49-49=0 128-128=0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0能否做除數? 0不能做除數。第二單元 位置與方向第一課時: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內容:P18/例1(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教學目標: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

        16、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確定位置和標明位置的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學習精神。教學重、難點: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準確判斷方向。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師:要是你去公圓玩,迷路了怎么辦?生:問叔叔阿姨;看地圖,識別方向。師:也就是說從圖上找到每個目的的位置與方向,對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方向與位置。二新授1.教學例題11)明明怎樣才能有對又快的找到1號檢查點?(小組討論)生:首先知道1號檢查點在四個方向的東北之間。而且還有一個角度是30度。生:這個角的兩條邊有一條指向正東方向,另一條偏向北邊,所以是東偏北30度。2)

        17、師: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師還有問題,為什么不說是北偏東30度呢?生:因為表示角度的符號標在靠正東的方向。3)如果只知道1號檢查點在東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馬上找到嗎?小組交流還要明確其距離。2.學習標出位置的方法1)出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說明,根據這些說明繪制出一張校園的示意圖嗎?2)分別展示各組繪制的示意圖。3)說說你們是怎樣進行繪制的?在繪制平面示意圖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注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如果用1厘米的線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圖上畫出一條1厘米的線段,上面寫明50米。三.總結全課: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四.作業板書設計:第二課時:位置與方向(二)教學內容:P

        18、/20-21(練習三)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運用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鞏固確定位置和標明位置的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學習精神教學重、難點:運用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準確繪制示意圖。 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位置與方向的知識,說一說如何更加準確地確定位置?這節課我們就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二、練習1、完成練習三第1題。出示中國地圖。1)這是一張中國地圖,你能從圖上找得到北京嗎?2)請你借助量角器,說一說沈陽、香港、???、昆明、烏魯木齊和西安分別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3)香港距北京的距離大約是多少?你是

        19、怎么知道的?4)請你再估算一下從北京到烏魯木齊的距離。2、完成練習三第2題。1)請你測量一下圖中個建筑物距市政府廣場的方向和距離是多少,然后填寫在書上。2)指名說說是怎樣確定方向和距離的。3、完成練習三第3題。1)動手畫一畫2)指名說說是怎樣找到準確位置的。4、完成練習三第4題。請你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標出各場所的位置。三、課后延伸運用所學的知識說說你家和學校的位置關系。板書設計:第三課時:位置與方向(三)教學內容:P/22-23(位置的相對性)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并使學生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練習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20、。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學習精神。教學重、難點:位置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我們已經學習了確定位置的方法,請你看圖說一說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北京又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呢?二、新課1、位置的相對性1)師:為什么在描述兩個城市位置關系的時候會有兩種方式?物體的位置都是相對而言的。2)任選地圖上的兩個城市,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3)出示正方形圖,連接對角線ABA點在B點的什么方向上?B點在A點的什么方向上?當角度呈45時,我們可以說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B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上。2、簡單

        21、的路線圖1)出示例4圖。這是校園定向運動的路線圖,他們是怎樣行進的?他們在每一個賽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樣的呢?2)你能根據同學的描述,繪制出路線示意圖嗎?3)展示學生所畫示意圖。你是怎樣邊聽邊繪制的?三、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板書設計:第四課時:位置與方向(四) 教學內容:P/24-26(練習四)教學目標:1、鞏固確定任意方向的方法,練習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練習描述簡單的路線圖。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學習精神。教學重、難點: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描述簡單的路線圖。教

        22、學過程:一、知識鞏固1.練習1小兵的家早在哈爾濱,距北京大約1057千米。北京在哈爾濱的什么位置上呢?請你利用手中的量角器測量一下。2.練習2這是小芳、小剛、小紅和小亮家與學校位置的示意圖,請你根據示意圖分別說說學校在他們家的什么位置上。他們的家又分別在學校的什么位置上?3.練習31)請你根據路線圖,說出小玲去書店和回來時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填在表中。2)怎樣求出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4.練習四第4題根據這張示意圖,請你說說小偉上學可以怎樣走,有哪些不同的路線?說清他們的方向。二、動手操作1、練習四第5題1)請你根據題目中的描述,把電車行駛的路線圖畫完整。2)說說繪制路線圖時應注意什么?課外作

        23、業 設計“小小動物園”三、實踐應用說說學習位置與方向的實際運用,寫一則數學日記。第三單元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第一課時: 加法運算定律教學內容:P28/例1(加法交換律) P29/例2(加法結合律)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教學用具:主題圖掛圖教學過程:一、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教師根據

        24、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二、新授練習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問題。教師巡視,找出課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學生板演。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發現特點。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總結出:40+56=56+40試著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通過這幾組算式,你們發現了什么?學生發現規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教師根據學生的小結,板書。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換律嗎?板書:a+b=b+a學生用多種形式表示。符號表示:+=+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總結出:(88+104+96)=88+(104+96)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發現特點。學生繼續觀察幾組算式。

        25、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過上面的幾組算式,你們發現了什么?學生總結觀察到的規律: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叫法結合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結合律。符號表示:(+)+=+(+)板書:(a+b)+c=a+(b+c)學生根據這兩個運算定律,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三、鞏固練習 P28/做一做 P31/4、1四、小結學生小結本節課學習的加法的運算定律。今天這節課你們都有什么收獲?你能把這些運用于以后的學習中嗎?五、作業:P31/3板書設計:第二課時:加法運算定律的運用教學內容:P30/例3(

        26、加法運算定律的運用)教學目標: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用具:例題主題圖掛圖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回憶上節課學習的關于加法的運算定律。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二、新授1.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計劃。第四天城市AB AB 115千米第五天城市BC BC 132千米第六天城市CD 118千米第七天城市DE 85千米師:根據上面的條件,能提出什么問題?(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

        27、性地板書。)請你們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解答。(匯報自己的答案,并說明理由。)這道題我們運用了加法中的什么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三、鞏固練習 P30/做一做四、小結 學生匯報學習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收獲.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 P32/57板書設計:加 法 運 算 定 律 的 應 用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后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千米)第三課時: 加法運算定律應用教學內容:加法運算定律應用的練習課教學目標:1.能熟練運用運算定律

        28、進行一些簡便運算。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基本練習1.口答:(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數。46 +( )= 75 +( ) ( )+38 =( )+ 5924 + 19 =( )+( ) a + 57 =( )+()要求學生說出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填數。(2)根據每組第一個算式直接說出第二個算式的結果。632+85=717 85+632=( ) 304+215=519 215+304=(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140+250=260+130 20+

        29、70+30=70+30+20260+450=460+250 a+400=400+a你們能小結一下我們都復習了什么內容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學生小結。2.(1)一列火車從北京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場多少千米?(2)玉門縣要修一條公路,已經修了400千米,還有260千米沒有修,這條公路有多少千米? 要求:(1)畫出線段圖。(2)列式計算。比較兩題在應用運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3)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369+258+147=369+(+147) (23+47)+56=23+(+)654+(97+a)=(654

        30、+)+(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結合律?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10+(20+30)+40(5)用簡便方法計算: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第四課時:乘法運算定律教學內容: P34/例1(乘法交換律) 例2(乘法結合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 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

        31、律、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教學用具:主題圖掛圖.教學過程:一、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板書。二、新授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1)425=100(人) 254=100(人)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用字母表示:ab=ba我們在原來的學習中用過乘法交換

        32、律嗎?在驗算乘法時,可以用交換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換律。根據前面的加法結合律的方法,你們能試著自己學習乘法中的另一個規律嗎?教師巡視,適時指導。(2)(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小組合作學習:這組算式發現了什么? 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用語言表述規律,并起名字。 字母表示。小組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整理。三、鞏固練習 P35/做一做1、2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貞浾澱n的學習要點。完善板書。五、作業:P37/24板書設計:乘 法 交 換 律 和 乘 法 結 合 律(1)負責挖坑、種樹的

        33、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 254=425 =1252 =1025 (學生舉例) =250(桶) =250(桶) (255)2=25(52) (學生舉例)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ab=ba (ab)c=a(bc)第五課時: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練習課教學內容: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練習課教學目標: 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

        34、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基本練習(1)口算:502=100 5020=1000254=100 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12524=3000 12580=10000 通過剛才的口算,你們很快就算出結果,你們知道在乘法運算中有三對好朋友,它們分別是誰? 板書:52 254 1258(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3067 = 30() 125840 =()(3)計算:43254 25434比較兩道題,在運用乘法運算定律時有什么不同?在討論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總結出:第1題只應用乘法結合律把后兩個數相乘,就可以

        35、使計算簡便;第2題要先用乘法交換律把4放在前面,使25與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與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小結: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獨運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一種是兩個運算定律結合使用,使計算簡便。關鍵要掌握運算定律的內容,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加以區分。 (1) 對比練習:425+1625 (25+15) 4 4625 4949+49514251625 2515)4 (40+6)25 4999+49學生小組分工后獨立完成,再進行小組內交流。匯報。二、小結 學生談收獲。第六課時:乘法分配律教學內容:P36/例3

        36、(乘法分配律)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和應用。乘法分配律的反應用。教學過程:一、鋪墊孕埋伏思考問題:在學習乘法的運算定律時,我們觀察了一幅主題圖,有的同學還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二、新授小組討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4+2是每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個小組

        37、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4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個人負責挖坑、種樹,2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負責抬水、澆樹。再把它們加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組合作: (1)兩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2)兩組算式有什么不同點?(3)兩組算式有什么聯系?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靈活地進行引導,總結出要點。你還能舉出像這樣的幾組算式嗎?根據學生舉例板書。到底我們舉的例子是不是符合這樣的規律呢?請學生驗證。請學生用語言表述出發現的規律。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

        38、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幫助我們大家記住乘法分配律?簡記為:和與一個數相乘=積相加三、鞏固練習 P36/做一做 P38/5 在練習小結中,幫助學生記憶乘法分配律。四、小結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教師引導小結,相應完善板書。板書設計:乘 法 分 配 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學生舉例)(a+b)c=ac+bca(b+c)=ab+ac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第七課時: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教學內容: 乘

        39、法分配律的應用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能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準備1.口算:73+27 138100 100-64 641 89125 (4+40)25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302=300+ (300+2)43=300+2 2003=2000+ (2000+3)14=2000+二、新授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繼續研究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出示102( ) 學生任意填上一個兩位數。師迅速說出得數,而不用筆算。出示:計算102

        40、43(小組討論完成。)學生可能出現:(1)(100+2)43 (2)102(40+3)在對比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題目的特點,以及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從而使學生明確:兩個數相乘,把其中一個比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與一個數的和,再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小練:(1)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2)計算10224 300184=84+84 937+96392203=92(200+) =92200+92找出不同的方法,進行板演。引導學生對比兩種方法,重點理解、說明第二種方法。小結:這類題目的結構形式的特點是算式的運算符號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兩個積的和。在兩個乘法算式中,有一個相同的因數

        41、,也就是兩個數的和要乘那個數。另外兩個不同的因數,一般是兩個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小練:(80+8)25 32(200+3) 3537+6537 3829+38討論:這個題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結構形式嗎?你能把它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嗎?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訂正時,說明怎樣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引導學生小結:我們運用乘法分配律間算時,一定要認真審題,觀察算式的特點,有的不能直接簡算,只要將題型稍加改變,就能進行簡算。三、鞏固練習1. 師生對出題。我們運用剛才學過的知識對出題,你出一個乘法算式,我出一個乘法算式,但這兩個算式合起來要能應用乘法分配律簡算。2.根據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

        42、“=”連接起來。2312+2388(35+45)12(1125)425(4+40)討論:2、3題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號兩邊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應該怎么改?3.P38/5四、小結 談收獲。五、作業:P38/68板書設計:乘 法 分 配 律 的 應 用 計算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10243 =333+567 =9(37+63) =38(29+1) =(100+2)43 =900 =9100 =3840 =10043+243 =900 =1520 =4300+86 =4386第八課時:乘法運算定律的復習教學內容:乘法運算定律的復習教學目的:1.引導

        43、學生能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知識點的復習回憶乘法的運算定律這一小節的學習內容。教師引導回憶,并相應板書。二、聯系實際復習1.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乘法的運算定律的相應知識。2.學生匯報課前自己根據乘法運算定律自編的題目或搜集的題目。教師把符合要求的題目貼上黑板。學生根據前面的知識點的復習,進行題目的獨立解答。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教師巡視,加以必要的指導。有必要的題目可以讓學生練習畫線段圖。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三、小結學生談收

        44、獲第九課時:連加、連除算式中的簡算教學內容: P39/例1(減法性質)P43/例3(除法性質)教學目標: 1.知道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或除以兩個數,可以改為減去兩個數的和或除以兩個數的積。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培養學生探索、研究數學的意識與能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一個數連續減去或除以兩個數,可以減去兩個數的和或除以兩個數的積。教學難點:學生自己探索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改為除以兩個數的積。 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購物:一個電腦桌497元,一種電腦椅203元,另一種電腦椅235元。帶1035元買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還剩多少錢?學生自己

        45、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匯報:(1)1035-235-497 (1) 1035-497-2031035-497-235 1035-203-497(2)1035-(497+235) (2)1035-(497+203)二、新授板書:1035-235-497 1035-497-2031035-(497+235) 1035-(497+203)觀察兩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你還能舉出這樣的幾組算式嗎?教師板書。學生發現規律,并相應進行語言描述,初步總結減法性質。觀察這幾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板書: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兩個數的和 。誰能試著用字母表示?板書:a-b-c=a-(b+c)小練:(1)一

        46、本書一共有234頁,我昨天看到第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還剩多少頁沒有看?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匯報時對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優解法。在其他的運算中是否也有這樣的規律呢?a+b+c= a+(b-c) abc= a(bc) abc=a(bc)究竟哪個是對的呢?請小組合作驗證。小組合作驗證;可以采用代入數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舉實例的方法等等。小組選擇自己認為可能的規律進行驗證。最后驗證出第三個是正確的。小練:(1)填空:436-236-150=436-(+) (2)判斷:480-(268+132)=480268132 638(43857=638438571000-159-=1000(+441

        47、) 90110991= 901(10991)-(217+443)=895 1133664= 133(3664)1624=16() 3456(481519)= 3456481519210(76)=210(76) 3514 = 35027(257)=350() 3000425= 3000(425)三、鞏固練習:P39/做一做1、2簡算:(1)1245-(245+673) (2)1275-(164+36)(3)480-82-18 (4)673-84-71-45(5)8133 (6)210(76)四、小結 學生談收獲,以及本節課的重點和做題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五、作業:P41/24、P47/6 板書設計

        48、:連 加、連 除 算 式 中 的 簡 算(1)1035-235-497 (1)1035-497-203 a+b+c= a+(b-c)1035-497-235 1035-203-497 abc= a(bc)(1)1035-(497+235) (2)1035-(497+203)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 (學生舉例)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 從一個數里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減去兩個數的和。 可以除以這兩個數的積。a-b-c=a-(b+c) abc=a(bc)第十課時:綜合運用加堿計算的實踐問題教學內容:P40

        49、/例2(綜合運用加堿計算的實踐問題)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一、圖片引入(出示主題圖)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二、新授1.觀察圖(一)中的條件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圖(一)小組合作討論問題(一)的解決方法,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小組討論。(教材提示了兩種算法。一種是把每三本書的價錢相加。采用這種方法,學生遇到的困難是,四本書取三本共有幾種情況?這是一個組合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如果直接從四本書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難度較大。如果反過來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從四本書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種情況。這種反過來思考的間接思路,用于計算三本書總

        50、價,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種算法。)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整理板書。2.觀察圖(二)的條件問題。小組討論。匯報。三、小結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完善板書。四、作業:P42/57第十一課時:兩個數相乘的乘法中的簡便計算教學內容: P44/例4(兩個數相乘的乘法中的簡便計算)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把一個數乘兩位數,改成連續乘兩個一位數的簡便算法。2.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增強使用簡便算法的擇優意識。教學重點:簡便算法的算理。教學難點:把一個兩位數改成兩個合適的一位數相乘的方法。教學用具:例題主題圖掛圖.教學過程:一、復習準備口算1230 1820 2440 154015=(

        51、)( ) 24=( )( )30=( )( ) 36=( )( )二、新授出示 例4主題圖什么是“一打”?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一打”表示12個。觀察主題圖,獨立解決題目中的問題。找三個代表性的解題方法進行板演。板演:(1)2512=300(元)(2)2512 (3)1225 =25(34) =12(1004) =(254)3 =121004 =1003 =12004 =300(元) =300(元)第1種直接計算。第2種把其中的一個兩位數的因數改成了兩個一位數相乘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三個算式及解決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在以后的解題中,你能應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嗎?第三種把其中的一個因數改

        52、成了兩個數相除的形式,然后變成乘除混合運算,可以任意交換位置進行簡便計算。根據主題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教師選擇性地板書。小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題目。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教師要注意學生在簡算過程中,是否正確地采用了簡便計算的方法。三、小結學生談收獲,小結重點及應該注意的問題。教師完善板書。四、鞏固練習P47/4、5板書設計:乘 法 中 的 簡 便 計 算 1225=300(元) 1225 1225 =(34)25 =12(1004) =3(425) =121004 =3100 =12004 =300(元) =300(元)第十二課時:乘加運算中的簡便計算教學內容: P45/例5(乘加運算中

        53、的簡便計算)教學目標:1.進一步熟練學生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2.能熟練運用簡便方法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教學過程:一、主題圖引入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二、新授1.請你們根據圖中的條件與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看看這個問題如何解決。(1)312+302+26 (2)721+1 =(31+30)2+26 =147+1 =612+26 =148(天) =122+26 =148(天)2.在按月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乘法分配律。3.按周計算的思路不難理解,但計數一共有多少周比較容易出錯??梢宰屚阑ハ嘀钢職v邊點、邊數,也可以請能正確計數的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數的。3.根據主題圖的數據你們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根據條件問題提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獨立解答。)4.解答后小組互相交流。說說自己完成的是哪個問題,怎樣解決的?有沒有用到運算定律,怎樣運用的?三、小結 學生談收獲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四、鞏固練習 P4647/1、3、7、8 五、作業:準備實踐活動營養午餐板書設計:乘、加 運 算 中 的 簡 便 計 算 (1)312+302+26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網站客服QQ:2846424093或766697812

        copyright@ 2020-2023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512-65154990  

        備案號:蘇ICP備12009002號-6   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052  蘇公網安備:32050602011098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特级毛片a片全部免费播,特级毛片a片全部免费观看,特级毛片免费无码不卡观看,特级全黄a片高清视频

        <tt id="a3jom"></tt>
        1. <tt id="a3jom"><noscript id="a3jom"></noscript></tt>

            <tt id="a3jo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