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與修建性《詳細規劃》技術措施



《控制性與修建性《詳細規劃》技術措施》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控制性與修建性《詳細規劃》技術措施(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目錄1總則 11.1措施目的 11.2詳細規劃的任務 11.3詳細規劃 11.4本技術措施的運用范圍 21.5編制城市詳細規劃須遵循的法規 21.6編制城市詳細規劃 21.7方案比較、技術經濟論證 22控制性詳細規劃 32.1編制原則 32.2編制程序 32.3編制內容 32.4基礎資料 42.5指標內容 42.6規定性指標的確定 52.7成果形式和深度 93修建性詳細規劃 143.1編制原則 143.2編制程序 143.3編制內容 143.4基礎資料 153.5成果形式和深度 16附錄:詳細規劃各階段規劃成果圖圖面深度比較表 1901控制性詳細規劃 231.1概念 231.2分區規劃 231
2、.3內容 231.4分區規劃文件及主要圖紙 241.5控制性詳細規劃 251.6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任務 251.7控制性詳細規劃包括下列內容 2602修建性詳細規劃 272.1概念 272.2內容 272.3基礎資料 272.4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 2803規劃關系 301總則1.1措施目的為了使我院所編制的城市詳細規劃從“內容、深度、程序”上規范化,加強 編制工作的技術質量管理,特制定本措施。1.2詳細規劃的任務以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為依據,詳細:1、規定建設用地各項控制指標2、規劃管理要求3、或直接對建設項目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1.3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3、。1.3.1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進一步深化總體規劃或分 區規劃的規劃意圖,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規劃管理而編制詳細規劃。對近期建設或開發地區的各類用地進行詳細劃分,1、確定其使用性質、人口密度、建筑容量,2、確定規劃區內部的市政公用、交通設施的建設條件以及內部道路與外 部道路的聯系,提出控制指標和規劃管理要求。3、為土地綜合開發和規劃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據.同時用以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 的編制。1.3.2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一般應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規劃設計條件指導下編制。直接對建設項目和周圍環境進行 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1、主要確定各類建筑、各項基
4、礎工程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具體配置,2、并根據建筑和綠化的空間布局進行環境景觀設計。3、為各項建筑工程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提供依據。1.4本技術措施的運用范圍可以是整片的新區開發或舊區改建,也可以是單獨的居住區或居住小區、市中心 或區中心、干道和道路兩側的沿街地段、城市廣場、車站、游樂場、商業中心或步行 街、工業區或綜合區、校園、旅游渡假區以及大型的體育中心和文化娛樂中心等。1.5編制城市詳細規劃須遵循的法規編制城市詳細規劃:1、遵循城市規劃法確定的各項規劃原則,2、遵守有關城市規劃的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本措施如與上述要求有抵觸時,應以國家規定為準。1.6編制城市詳細規劃編制城市詳細規劃:1
5、、應與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相協調,體現其意圖,對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 城市建設的歷史、自然環境及現狀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2、在準確的基礎資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功能、經濟、環境、景觀等要素。3、力求達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三者的統一。在編制城市詳細規劃的過程中,要運用城市設計的方法,對城市空間形態進行合 理安排,以改善城市整體的空間環境質量。1.7方案比較、技術經濟論證在編制城市詳細規劃的過程中,1、要有兩個以上的方案進行比較2、進行技術經濟論證,3、要有群眾參與.征詢當地居民和單位的意見。2控制性詳細規劃2.1編制原則1、應以用地的 控制和管理為重點,2、以實施總體規劃的
6、意圖為目的。3、強化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的銜接,編制工作要在具有完備的基礎資料條 件下進行。4、開展充分的調查研究,規劃的編制既要考慮形體環境,又要考慮經濟、社會 等因素,選擇科學的決策方法和決策內容,運用控制的手段,確定城市或開發區未來 的建設目標。2.2編制程序1、組織負責編制該規劃項目的工作小組,確定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需要,配 備相關各專業技術人員。2、收集和分析現狀基礎資料,進行現場踏勘和核對現狀圖。3、編制規劃方案和初步確定控制指標,在方案編制初期,應進行多方案比較, 征求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建設單位和規劃管理部門的意見,修改方案直至方案確定。4、繪制成果圖和編制有關規劃技術文件。5、
7、按技術要求交付成果。2.3編制內容1、詳細確定規劃用地范圍內各類用地的 界線和適用范圍(1)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控制指標;(2)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有條件可建的建筑類型;(3)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紅線距離等。2、確定規劃范圍內的路網系統及其與外圍道路的聯系,確定綠地系統3、確定各單項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控制點坐標和標高以及工程設施的用地 界線。4、制定相應的規劃實施細則(按土地使用與建筑管理規定)2.4基礎資料1、已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的規劃技術文件及其它必要文件,規劃區 的區域位置、性質、地位、作用及相互影響等。2、準確反映近期現狀的地形圖(比例尺1 :
8、 1000 - l : 2000 )。3、現狀人口詳細資料: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構成等。4、土地現狀利用資料,規劃管理部門有關規劃區用地的撥地紅線圖,規劃范轉以及周圍的用地情況(比例尺1 : 1000或1 : 2000)5、建筑現狀資料:各類建筑的分布、建筑面積、建筑質量、層數、性質、密度 以及所在城市和地區歷史文化傳統、建筑特色等資料。6、工程設施及管線現狀資料。7、現有公共建筑:行政、經濟、文化、體育、衛生、生活福利設施等建筑的分 布情況、用地面積、建筑面積、建筑層數和質量等。8、土地經濟分析資料:地價等級、土地級差效益、有償使用狀況、開發方式等。9、有關氣象、水文、地質和地震資料;1
9、0、城市歷史資料;11、城市環境資料等可參考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可根據該規劃區的特點擇 其重點搜集研究。以上基礎資料由編制該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單位搜集,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和建 設單位提供和協助,2.5指標內容1、控制指標分為“規定性指標”和“指導性指標”兩類(1)規定性指標是在進行修建性詳細規劃或規劃管理時必須執行的指標;(2)指導性指標是供管理者和設計者參考的指標。2、本措施確定了 10項規定性指標(稱為基本控制指標)?;究刂浦笜酥心承┲?標包括兩個以上內容時(如出入口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一種。需要選用增 加其它指標時,基本控制指標不得省略。3、規定性指標(基本控制指標)(1
10、)用地性質;(2)用地面積;(3)建筑密度;(4)建筑高度(建筑控制高度)(5)容積率;(6)綠地率;(7)建筑后退;(8)出入口位置;(9)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要求;(10)配建停車車位。4、其它控制指標(指導性指標)(1)建筑形式(包括體量控制);(2)建筑色彩(指導性控制);(3)公共綠地面積(地面上綠地,其中綠化面積含水面);(4)人口容量(主要用于居住區規劃);(5)最大建筑面寬(建筑物臨街一面的最大寬度控制);(6)最小建筑面寬(建筑物臨街一面的最小寬度控制);(7)保護要求(對古建筑或古遺址的保護);(8)環境景觀要求(如城市風貌控制);(9)環境要求(對影響城市環境質量的有害因素的
11、控制要求);(10)人防要求(設防城市人防設施的要求)。2.6規定性指標的確定2.6.1用地性質對地塊“使用功能和屬性”的控制。表示方式按照國標“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 設用地標準(GBJ137-90)”中的城市用地分類類別代號。1、符合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所確定的用地性質。2、按分類標準應劃分到小類,項目不確定或特殊情況可劃分到中類。3、在不違反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的原則基礎上,允許用地性質具有一定的 彈性,通過“用地與建筑相容性表”和“用地性質可更動范圍的規定”來反映。4、用地性質更動不得影響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所確定的城市結構。5、任何用地性質的更動均須經當地規劃主管部門批準。規劃只
12、提出技術上的可 行性。6、綜合用地(指用地劃分到中類的情況)用地分類類別代號可參照如下方法確定:(1)商業與居莊混合:C2/R2。(2)辦公與居住混合:C1/R2。(3)工業與居住混合:M1/R3。其代號排列順序的一般原則是:哪類用地性質為主哪類用地就排在“ /”之前, 即本次規劃的上一層次所確定的用地性質排在前,以便與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的用地 分類相銜接。2.6.2用地面積對地塊平面大小的控制(扣除城市道路占用面積后的實際可開發用地面積)。單位:hm2 (公頃)1、地塊的大小應根據規劃項目的具體情況,一般劃分不大于支路或以組團為單 位。2、地塊內可以包括路面寬5m以下的道路,一般居住用地的地
13、塊不大于5 hm2 (無須給出容量指標的地塊除外)3、地塊的劃分應便于用地的管理和劃撥土地的方便,地塊劃分的界線應具有明 顯的可界定性。4、舊區改建規劃地塊劃分要盡量以現狀道路為界。并標明路名和地名。新區開 發的地塊劃分應根據近期建設用地的現狀地形圖和實際用地情況,盡量以現狀的溝渠 土路等地上參照物為界。如找不出參照物,最好給出參考坐標或距最近參照物平面尺 寸。5、在用地性質分類的中類范圍內,不同性質的用地(綜合用地除外)不能劃在一 個地塊內。6、地塊面積的計算方法須統一,一般以道路紅線為界的地塊,其面積應計算至 道路紅線。如果道路邊界與道路紅線相重合,如小區路或組團路,則其地塊面積應算 全道
14、路邊界。7、山地規劃其地塊塊面積應計算全臺地邊界,如果臺地有護坡。其地塊面積應 包括護坡的正投影面積。護坡不論大小,均不應作為地塊單獨劃出。特殊情況時可根據當地的開發政策在 計算面積時適當扣除。8、劃分中小學使用的地塊,應按有關規范要求保證中小學操場布置的朝向 和長度。2.6.3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指地塊內所有建筑基底占地面積與地塊用地面積之比,它是 控制地塊容量和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單位:1、保證土地的合理使用和良好的環境質量。2、與地塊的區位、地塊性質、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容積率等因素綜合考慮。3、在居住區規劃中,建筑密度的制定須保證住宅和中小學、醫院、休 (療)養 建筑、幼兒園、托兒所的日
15、照間距。山地城市要考慮不同坡向對建筑密度的影響。2.6.4建筑高度指地塊內建筑(地面上)最大高度限制,簡稱建筑限高。單位:m (米)1、保證土地的合理使用。2、保證城市的總體景觀效果。3、與地塊的區位、地塊性質、建筑間距、容積率、綠地率等綜合考慮,保證其 可操作性。4、滿足城市消防和凈空要求。5、對城市中心區的重要地段,沿路建筑的高度須與建筑后退的距離綜合考慮。6、對將以出讓方式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土地,須在容積率和密度的指標給定的情 況下,除了建筑限高指標外,給出建筑限低指標.以配合房地產管理法第三章第 二十五條的實施。7、山地城市要考慮不同坡向對建筑高度的影響。2.6.5容積率容積率:指地塊總
16、建筑面積與地塊用地面積之比(是地塊開發強度的一項 重要的指標)1、保證土地的合理使用和良好的環境質量。2、與地塊的區位、地塊性質、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和建筑密度等因素綜合考慮, 保證其可操作性。3、必要時可給出的容積率指標應給出上下限的幅度,便于在實際操作中調節。4、在舊區改建中應考慮容積率和拆建比的關系。2.6.6綠地率綠地率:指地塊在地面上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地塊用地總面積之比,是衡 量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 綠地)。單位:根據地塊的不同使用功能確定綠地率,已編制國標的以國標為準確定綠地率。2.6.7建筑后退建筑后退:指建筑控制線與道路紅線
17、或道路邊界的距離,或與地塊邊界的距離。艮即沿路建筑退道路紅線或道路邊界。相臨地塊建筑退地塊邊界。單位:m (米)1、根據地塊的位置和不同使用功能確定建筑后退的距離。2、對于建筑控制線與道路紅線之間的地段,應提出對其用途的控制要求。3、相鄰地塊建筑控制線與地塊邊界距離的確定,應參照國標建筑設計防火規 范(GDJ16-87)。2.6.8出入口位置出入口位置:指街坊內或地塊內機動車道與外圍道路相交的出入口位置的控制。艮即街坊禁止開設出入口路段和允許開設出入口的數量。允許開設出入口位置和 數量,一般用圖例表示。1、符合道路規劃的要求,居住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符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
18、3 ),2、一般地段可選用出入口位置控制的其中一項進行控制,山地城市須選用“允 許開口位置和數量”進行控制。2.6.9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要求主要指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一般用于 居住區。(此項指標的確定以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GB50180-93為準,一般用列表方式 表示。)2.6.10配建停車車位對地塊配建停車車位的控制。一般給出地塊配建停車場的停車車位數(輛),停車車位數應包括 機動車和自行車兩項。2.7成果形式和深度2.7.1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形式分為“規劃文件”和“規劃圖紙”兩部分。2.7.2規劃文件包括文本和附件1、文本文本以條例的形式重點反映規劃
19、區各類 用地控制和管理的原則及技術規定 (包括:規劃實施細則)。文本經當地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規劃管理文件。文本還包括 對制定管理條例的背景與依據的解釋,供規劃管理人員內部掌握,以便對技術規定做 出解釋或在特殊情況下對技術規定做出調整。2、附件包括:規劃說明書和基礎資料匯總(1)規劃說明書應根據該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具體內容,重點闡述現狀條件分析、總體控制、地 塊控制的方法和特點,規劃構思,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用地平衡表、規劃容量等,用地平衡表的格式根據規劃項目的內容參考有關規范或技術規定)(2)基礎資料匯總可單獨編制,也可納入說明書中現狀條件分析一并編制。2.7
20、.3規劃圖紙1、規劃區位置圖反映規劃區用地范圍、周圍城市道路走向,規劃用地與毗鄰用地的關系,規劃區 與城市中心的距離和關系(比例不限)2、規劃區用地現狀圖標明自然地貌、道路、綠化和各類現狀用地的范圍、性質以及現狀建筑的性質、 層數、質量等(比例尺l : 1000 - 1 : 2000 )3、規劃用地功能分區圖即土地使用規劃圖標明規劃用地分類、用地性質、各類用地規模、路網布局, 該圖應在現狀圖上繪制(比例尺1 : 1000 - 1 : 2000 )4、道路交通規劃圖標明規劃區內道路系統與外部道路系統的聯系,確定區內各級道路的 紅線寬度 (即GB50220-95中所指道路寬度)、道路線型、標明區內
21、主要道路橫斷面、路口轉彎半 徑、主要控制點的坐標和標高、路口交叉處理示意以及主要停車場的位置(比例尺1 : 1000 1 : 2000 )5、各項工程管線規劃圖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各工程管線的平面位置、管徑、控制點的坐標和標高以及 工程設施的用地界限對于舊區改建規劃,保留利用的管網與新規劃的管網要區別表示(比例尺1:1000 1 : 2000 )6、控制性規劃“圖則”圖則分為總圖圖則和分圖圖則(或稱各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圖)(1)總圖圖則在規劃區用地詳細劃分之后的地塊匯總(比例尺1 : 2000 - 1 : 5000 ),反映規劃 區內道路的用地紅線位置,各分地塊的劃分界限,各分地塊編號,用地性質
22、(保留 的用地和規劃的用地地塊要分別表示,必要時可以分項表示)。(2)分圖圖則在規劃區用地詳細劃分后的分地塊控制圖(比例尺l : 10001 : 2000 ),反映地塊 的面積、用地界限、用地編號、用地性質、規劃保留建筑、公共設施位置及標注主要 控制指標(所有圖紙均應附圖注和圖例)對于舊區改建控制性詳細規劃,分圖圖則應在現狀圖上劃出,反映現狀與規劃后 的關系。分圖圖則一般應分幅繪制,圖幅大小、內容深度、表達方式均應規格統一。在特 殊情況下,分圖圖則也可以合并成一張總圖圖則。除上述圖紙外,可根據項目的需要增加所需的圖紙和必要的分析圖,如對于歷史 文化名城或具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筑和傳統民居等的規劃用
23、地,應增加保護區劃圖,山 地城市應增加豎向規劃圖。2.7.4文本的基本內容和一般格式1、總則1.1編制背景1.2基本依據1.3適用范圍1.4規劃原則1.5主管部門和管理權限2、土地使用和建筑規劃管理通則2.1 土地使用分類及控制2.1.1關于用地分類的一般原則及必要的說明;2.1.2用地使用分類一覽表;2.1.3用地與建筑相客性的規定;2.1.4用地性質可更動范的規定。2.2地塊建設容量控制2.2.1關于建筑密度的規定;2.2.2關于建筑間距的規定;2.2.3關于容積率的規定;2.2.4容積率獎勵和補償規定(可視情況刪減)。2.3建筑高度控制2.3.1 一般原則;2.3.2住宅建筑高度控制;2
24、.3.2沿街建筑的高度控制;2.3.4沿道路交叉口建筑的高度控制;2.3.5其它。2.4建筑后退的控制2.4.1沿路建筑退道路紅線和道路邊界的規定;2.4.2相臨地塊建筑退地塊邊界的規定。2.5街坊或地塊交通設施的配置和管理2.5.1區內各級道路的道路寬度;2.5.2地塊配建停車車位的規定;2.5.3出入口位置的規定。2.6配套設施的控制(包括市政設施和交通設施)2.6.1配套設施的項目;2.6.2配套設施的數量、用地面積;2.6.3關于變更的一般原則。3、綠地控制3.1綠地控制的基本內容;3.2對市、區級公共綠地的控制;3.3對地塊綠地面積的控制;3.4綠地指標。4、景觀控制4.1單體建筑的
25、控制;4.2高層建筑的控制;4.3標志物控制;4.4相鄰地段的建筑規定;4.5特殊地段的控制(城市廣場、廣場環境、街景、中心區、歷史地段等)。5、附則5.1規劃成果的組成;5.2解釋權;5.3其它。附錄A 附圖與附表(各地塊控制指標一覽表)附錄B 名詞解釋(可附主要條文說明)附加說明參加編制人員名單地塊劃分以及各地塊的使用性質和各地塊控制指標一覽表詳見分圖圖則。以上文本內容,為我院一般通用的內容,僅供參考,一般文本的內容和格式可按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建規( 1995)333號)第五章第二十九條“控制性詳細 規劃文本的內容要求”編制文本。3修建性詳細規劃3.1編制原則1、應以近期建設為重
26、點,以實施總體規劃意圖為目的,以綜合規劃設計城市空 間為手段;2、編制工作要在具有完備的基礎資料條件下進行,開展充分的調查研究,保護 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傳統街區和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等以及民族特色和地方風貌,3、創造舒適、宜人的城市空間環境,4、滿足城市防洪、防火、抗震以及治安、交通管理等城市建設方面的要求,5、滿足進行建筑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要求。3.2編制程序1、組織負責編制規劃項目的工作小組,確定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需要,配備 相關專業技術人員。2、收集和分析現狀基礎資料,進行現場踏勘,3、編制規劃方案,在方案編制初期,應進行多方案比較,征求有關專業技術人 員和建設單位的意見,修改方案直
27、至方案的確定。4、繪制成果圖和編制有關規劃技術文件。5、按技術要求交付成果。3.3編制內容1、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經濟論證包括:地上建筑或構筑物的拆遷處理、現狀交通和市政公用設施負荷情況,周圍 環境對該地區的建設要求,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情況等,找出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規劃應 注意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措施。2、建筑、綠地、環境景觀的 具體布置以城市空間規劃設計為重點,完善土地的開發和利用。協調建筑、道路、綠化、 工程管線等建筑和各工程設施之間的關系。3、編制各專業的單項規劃設計。需要做到總平面施工圖深度時,應編制各專業的單項初步設計。4、列出主要 技術經濟指標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3.4
28、基礎資料1、已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劃技術文件。2、準確反映近期現狀的地形圖(比例盡l : 1000或l : 300 )3、現狀人口詳細資料,居住區規劃應有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構成、 平均每戶人數等。其它內容的規劃可增加相關的人口資料。4、土地現狀利用資料,規劃管理部門有關規劃范圍用地的撥地紅線圖以及周圍 用地情況(比例尺1 : 1000或1 : 2000 )。5、建筑現狀資料,包括各類建筑面積、建筑質量、層數、用途等。該規劃范圍 或地段內地上,地下的重要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平立面圖以及周圍的現狀重要建筑物或 構筑物的情況(1 : 1000或1 : 100 )6、
29、工程設施及管線現狀資料。7、有關氣象、水文、地質和地震資料,城市歷史資料,城市環境資料等可參考 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也可根據該規劃范圍的特點擇其重點搜 集研究。8、各類建筑工程造價等資料。以上基礎資料由編制該地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單 位負責搜集,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提供和協助。9、規劃人員應針對規劃項目的內容和特點,調查、分析、研究該規劃項目所在 城市或地區的歷史文脈、地方風貌、風土人情、建筑形式和空間環境的特點,制定可 行性研究大綱,確定空間環境的質量規劃目標。3.5成果形式和深度3.5.1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形式分為:規劃文件和規劃圖紙兩部分。3.5.2規劃文件規劃
30、文件為規劃設計說明書,說明書應根據該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重點 闡述:1、現狀條件的分析;2、規劃原則和規劃構思;3、規劃方案的主要特點;4、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用地平衡表、規劃總人口、總建筑量、各類建筑明細表及 投資估算等)3.5.3規劃圖紙1、規劃地段位置圖標明規劃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圍地區的關系(比例不限)2、規劃地段現狀圖標明自然地貌、道路、綠化、工程管線和各類現狀建筑用地范圍以及建筑的性質、 層數、質量等(比例尺1 : 500l : 1000 )。工程管線現狀圖可單獨繪制。3、總平面規劃圖標明各項規劃建筑布置、內部道路網及其與周圍道路的銜接,停車場站、廣場及 綠化系統,河湖水
31、面的位置和范圍,現狀保留的建筑與規劃建筑應用不同粗細的線條 或不同的顏色分別表示,對于地形比較復雜的地段或舊區改建規劃,規劃圖應在現狀 圖上繪制(比例尺l : 5001 : 1000 )。圖上應標明每棟建筑的性質、層數等。4、道路交通規劃圖標明規劃區內道路系統及與外部道路系統的聯系,標明各級道路的紅線位置、道 路線型、道路橫斷面、路口轉彎半徑、道路中心線交點坐標和標高,表示機動車道與 非機動車道以及人行道的分流和銜接、停車場的位置和出入口(比例尺1 : 500 - 1 :5、豎向規劃圖標明規劃區內不同地面的標高(室外地坪規劃標高),主要道路路口標高、坡度和 坡向及地面自然排水的方向,標出步行道
32、、臺階、擋土墻、排水明溝等,規劃圖應在 現狀圖或地形圖上繪制(比例尺1 : 500 - l : 1000 )6、單項或綜合工程 管網規劃圖圖上應標明各類市政公用設施管線的平面位置、管徑、主要控制點標高,以及有 關設施和構筑物位置。對于舊區改建規劃,保留利用的管網與新埋設的管網要區別表示,單項管網應按 給水、排水、供電、電信、燃氣、供熱等分別出圖(比例尺1: 500 - 1: 1000 ),圖面深 度按各專業的規定執行。7、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 效果圖(鳥瞰圖)和模型。3.5.4其它補充圖件上述所列圖紙是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必須完成的圖紙,必要時可增加如下圖紙。1、規劃用地功能分區圖對于規劃范圍較大
33、且不是單一功能的規劃用地應繪制用地功能分區圖,標明用地 分類、用地性質、各類用地規模,該圖應在現狀圖上繪制(比例尺1 : 1000 - 1 : 2000 )。2、綠地規劃圖綠地規劃圖以規劃總平面圖為依據,反映各級公共綠地的布局,出入口、路網、行道樹、園林建筑設施、園林小品的布置、地面鋪裝以及綠化種植示意(比例尺1 : 5001 : 1000 )。3.5.5需做到總平面施工圖設計的深度時修建性詳細規劃需要直接做到總平面施工圖設計的深度時,除3.5.2和3.5.3所列 圖紙的內容和圖面深度外,還應增加如下內容:1、主要建筑物平、立、剖面圖,建筑物坐標,各種室外設施施工階段設汁方 案圖,如燈具、電話
34、亭、果皮箱、欄桿、地磚、臺階、花池等(總平面圖)2、 道路中心線交點的標高、道路的縱坡平曲最小半徑、路口交叉處理(道路交 通規劃圖)3、建筑物土 0.00標高、地面高程處理、土方平衡估算(豎向規劃圖)4、管底標高、復土厚度、主要接點、架埋方式、室外各處檢查井、管溝蓋的布 置等.單項管網的設計深度按各專業施工圖深度的規定執行(工程管網綜合圖)5、植物配置,樹種選擇和栽植方式、樹距等以及園林建筑設施和園林小品的輪 廓尺寸,鋪地大樣等綠地規劃圖以上所列圖紙的深度均應滿足建筑專業關于總體布置和室外工程有關規定,比例 尺可增大至l : 2001 : 500。3.4.6圖注和圖例所有圖紙均應附圖注和圖例,
35、還可根據需要和建設單位的要求增加如下內容:1、分析圖或圖表內容和深度可根據需要自定,比例尺不限。2、空間設計在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時應考慮到城市設計這一重要環節,內容如下:(1) 建筑空間近期建設項目與未定建設項目地區及舊區的群體協調設計,街景立面、空間環境、 城市輪廓線設計,城市生活環境空間等。(2) 道路空間人、車流的動態與其它靜態空間的關系。(3) 綠化空間樹種配置與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關系,綠化形式之間的互相滲透與聯系。(4) 照明空間燈具布置與設計,晝夜的區別與光線所組成的空間。(5) 文化及地方特色空間的保存與發揚。(6) 水體空間水系、河湖的利用。3、概算包括:主要專業工程量,主要專業
36、工程的結構及構造特點,套用概算定額 后的主要實物量,套用成本定額后的造價(本項宜由建設單位自行確定)4、附則(1)對于僅做總平面布置,不做工程管線規劃的詳細規劃設計項目,參照本措 施執行,其規劃圖紙的內容和深度以3.5條為準。(2)規劃圖紙的規格一般應參照國家標準“建筑制圖標準” GBJT-73規定的幅 面尺寸套用,如圖幅較大無法套用的,可自行制定幅面尺寸,但同一個項目的一套圖 紙,幅面尺寸應統一。附錄:詳細規劃各階段規劃成果圖圖面深度比較表1)下列各表中:控制性詳細規劃簡稱“控詳”,修建性詳細規劃簡稱“修 詳”,總平面施工圖簡稱“總施”。2)“符號表示:有這一項;“”符號表示:沒有這一項;“
37、口”符號表示: 沒有這張圖。表1 規劃區位置圖(規劃地段位置圖)比例尺用地周圍城市范圍 道路與毗鄰用地的關系與市中心的距離和關系控詳 比例不限修詳比例不限總施比例不限表2 規劃區用地現狀圖(規劃地段現狀圖)比例尺自然 地貌各類現狀 用地的 范圍、性質現狀建筑物的性質、層數、 質量現狀工程管線控詳1 : 10001 : 2000修詳1 : 500 1 : 1000總施1 : 500 1 : 1000表3 規劃用地功能分區圖(土地使用規劃圖)用地周圍城市與毗鄰用地的與市中心的比例尺范圍道路關系距離和關系控詳1 : 10001 : 2000修詳1 : 10001 : 2000總施表4 道路交通規劃圖
38、內容控詳修詳總施1、區內道路系統與外部道路系統的聯系2、區內各級道路紅線3、主要道路橫斷面4、主要路口轉彎半徑5、主要控制點的坐標和標高6、路口交叉處理示意7、主要停車場位置8、區內各支路紅線9、區內各支路橫斷面10、支路路口轉彎半徑11、道路中心線交點坐標12、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分流與銜接13、停車場的位置出入口14、道路中心線交點的標高15、坡度16、平曲線最小半徑17、路口交叉處理注:1、控詳(1 : 1000 - 1 : 2000); 2、修詳(1 : 500 1 : 1000); 3、總施(1 : 200 或 1 : 500 1 : 1000 )。表5 單項或綜合工程管網規劃圖內
39、容控詳修詳總施1、各項工程管線的平面位置2、管徑3、工程設施的用地界限4、綜合剖面示意5、有關設施和構筑物位置6、主要控制點的坐標和標高7、管底標高8、復土厚度9、主要接點10、架埋方式11、檢查井溝蓋的布直注:1、控詳(1 : 1000 - 1 : 2000); 2、修詳(1 : 500 1 : 1000); 3、總施(1 : 200 或 1 : 500 1 : 1000);表6 豎向規劃圖內容控詳修詳總施1、不同地面的標高2、主要道路路口標高3、地面自然排水方向4、步行道5、臺階6、擋土墻7、道路交叉點變坡點控制高程8、主要道路的坡度和坡向9、排水明溝10、0.00 標高11、地面高程處理
40、12、土方平衡估算注:1、控詳(1 : 1000 - 1 : 2000); 2、修詳(1 : 500 1 : 1000); 3、總施(1 : 200 或 1 : 500 1 : 1000);表7 綠地規劃圖內容控詳修詳總施1、各級公共綠地的布局2、公共綠地出入口3、公共綠地的路網4、行道樹5、園林建筑設施6、園林小品的布直7、鋪地示意8、綠化種植示意9、植物配置10、樹種選擇11、種植方式12、樹距13、園林建筑設施和園林小品的外廊尺寸14、鋪地大樣注:1、控詳(1 : 1000 - 1 : 2000); 2、修詳(1 : 500 1 : 1000); 3、總施(1 : 200 或 1 : 5
41、00 1 : 1000);表8 規劃總平面圖內容控詳修詳總施1、用地分類2、建筑布置3、建筑后退的距離4、區內道路交通組織與周圍道路的銜接5、停車場站6、綠化系統7、建筑的性質8、建筑的層數9、主要建筑物平、立、剖面圖10、主要建筑物坐標11、各種室外設施施工階段設計方案圖注:1、控詳(1 : 1000 1 : 2000); 2、修詳(1 : 500 1 : 1000); 3、總施(1 : 200 或 1 : 500 1 : 1000)表9 控制性規劃圖則“總圖圖則”比例尺主要道路用地 紅線位置分地塊劃 分界限分地塊 編號用地性質控詳1 : 2000 1 : 5000修詳總施表10 控制性規劃
42、圖則“分圖圖則”內容控詳修詳總施1、地塊面積的用地界限2、地塊性質3、地塊內適建的建筑類型4、不適建的建筑類型5、有條件可建的建筑類型6、交通出入口的方位7、建筑后退紅線距離8、各項控制指標9、各項指導性指標注:控詳(1 : 1000 1 : 2000)01控制性詳細規劃1.1概念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合稱成控制性規劃,它是城市規劃的核心,是由 規劃意圖變為管理依據的過程。1.2分區規劃1、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局部地區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設施、 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進一步安排。2、在城市總體規劃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據需要編制分區規劃,分區規劃宜 在市區范圍內同步開展,
43、各分區在編制過程中應及時綜合協調。3、分區范圍的界線劃分,宜根據總體規劃的組團布局,結合城市的區、街道等 行政區劃,以及河流、道路等自然地物確定。4、分區規劃的主要任務: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 公共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做出進一步的安排,以便與詳細規劃更好地銜接。5、分區規劃的規劃期限應和總體規劃一致。1.3內容1、原則規定分區內土地使用性質、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標;2、確定市、區、居住區級公共設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圍;3、確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紅線位置、斷面、控制點坐標和標高,確定支路的走 向、寬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廣場、停車場位置和控制范圍;4、確定綠地
44、系統、河湖水面、供電高壓線走廊、對外交通設施、風景名勝的用 地界線以及主要交叉口、廣場、停車場位置和控制范圍;5、確定工程十管的位置、走向、管徑、服務范圍以及主要工程設施的位置和用 地范圍。1.4分區規劃文件及主要圖紙1、分區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說明、基礎資料)2、分區規劃圖紙包括:規劃分區位置圖、分區現狀圖、分區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規劃圖、各項專 業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 : 5000。1.4.1分區規劃需收集以下基礎資料1、總體規劃對分區的要求;2、分區人口現狀;3、分區土地利用現狀;4、分區居住、公建、工業、倉儲、市政公用設施、綠地等現狀及發展要求;5、分區道路交通現狀及發展要
45、求;6、分區主要工程設施及管網現狀。1.4.2分區規劃-文本1、總則:編制規劃的依據和原則;2、分區土地利用原則及不同使用性質地段的劃分;3、分區內各片人口容量、建筑高度、容積率等控制指標,列出用地平衡表;4、道路(包括主、次干道)規劃紅線位置及控制點坐標、標高;5、綠地、河湖水面、高壓走廊、文物古跡、歷史地段的保護管理要求;6、工程管網及主要市政公用設施的規劃要求。1.4.3分區規劃-圖紙1、規劃分區位置圖比例尺不限一致,表現各分區在城市中的位置;2、分區現狀圖圖紙比例為1 : 5000,內容為:(1)分類標繪土地利用現狀,深度以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中 的中類為主,小類為輔;(2)
46、市級、區級及居住區級中心區位置、范圍;(3)重要地名、街道名稱及主要單位名稱。3、分區土地利用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 : 5000。內容為:(1)規劃的各類用地界線,深度同現狀圖;(2)規劃的市級、區級及居住區級中心的位置和用地范圍;(3)綠地、河湖水面、高壓走廊、文物古跡、歷史地段的用地界線和保護范圍;(4)重要地名、街道名稱。4、分區建筑容量規劃圖標明建筑高度、容積率等控制指標及分區界線;5、道路廣場規劃圖(1)規劃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走向、紅線、斷面,主要控制點坐標、標高(2)主要道路交叉口形式和用地范圍;(3)主要廣場、停車場位置和用地范圍;6、各項工程管網規劃圖根據需要分專業標明:(1)現
47、狀與規劃的工程管線位置、走向、管徑、服務范圍,(2)主要工程設施的 位置和用地范圍1.5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 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1.6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任務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 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1.7控制性詳細規劃包括下列內容1、詳細規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限,規定各類用地的適建、 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允許建設建筑類型;2、規定各地塊的控制指標(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
48、綠地率、建筑間距、 建筑后退紅線距離、機動車出入口方位等)3、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坐標和標高;4、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5、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規定。02修建性詳細規劃2.1概念修建性詳細規劃: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訂用 以指導各項建筑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是城市詳細規劃的一種。規劃任務:滿足上一層次規劃的要求,直接對建設項目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 計,并為下一層次建筑、園林和市政工程設計提供依據。對于當前要進行建設的地區,應當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用以指導各項建筑和工 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2.2內容
49、根據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經濟論證;2、做出建筑、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設計的總平面布置圖;3、道路交通規劃設計;4、綠地系統規劃設計;5、工程管線規劃設計;6、豎向規劃設計;7、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2.3基礎資料修建性詳細規劃可以由有關單位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 主管部門)提出的規劃條件,委托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需收集的基礎資料,除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資料外,還應增加:1、控制性詳細規劃對本規劃地段的要求;2、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資料;3、各類建筑工程造價等資料。2
50、.4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文本、圖件。1、文本:規劃設計說明書;2、圖件:規劃地區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各項專業規劃圖、豎向規劃圖、反 映規劃設計意圖的透視圖。(圖紙比例為1 : 500 - 1 : 2000 )。2.4.1規劃說明書1、現狀條件分析;2、規劃原則和總體構思;3、用地布局;4、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5、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6、各項專業工程規劃及管網綜合;7、豎向規劃;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般應包括以下各項內容:1)總用地面積;2)總建筑面積;3)住宅建筑總面積,平均層數;4)容積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6)綠地率;7)工程量及投資估算2.4.
51、2圖侖氏1、規劃地段位置圖標明規劃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圍地區的關系;2、規劃地段現狀圖圖紙比例為1 : 5001 : 2000,標明:(1) 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綠化、工程管線;(2) 各類用地和建筑的范圍、性質、層數、質量等;3、規劃總平面圖圖紙比例為1 : 5001 : 2000,圖上應標明規劃建筑、綠地、道路、廣場、停車 場、河湖水面的位置和范圍;4、道路交通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 : 5001 : 2000,圖上應標明道路的紅線位置、橫斷面,道路交叉 點坐標、標高、停車場用地界線;5、豎向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 : 5001 : 2000,圖上標明道路交叉點、變坡點控制高程,室外地 坪規劃
52、標高;6、單項或綜合工程管網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 : 5001 : 2000,圖上應標明各類市政公用設施管線的平面位置、 管徑、主要控制點標高,以及有關設施和構筑物位置;7、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鳥瞰圖或模型。03規劃關系3.1縣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3.2城市總體規劃對一定時期內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發展規模、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 建設的綜合部署、實施措施。3.3分區規劃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局部地區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設施、城 市基礎設施配置等方面作進一步安排。3.4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城市總體規劃或是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區內的土地使用 性質、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的 控
53、制性位置;空間環境控制等規劃要求。是控制性指標體系的,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以土地使用控制 為重點,詳細規定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空間環境,把規劃設計與管理及開 發相銜接,作為規劃管理的依據,用于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用指標和色塊指引和控制某地塊的建設情況,屬指引性的詳細規劃,具有彈 性,具有法律圖則的性質(深度做到定性明確用地功能;定量確定地塊容積率;定 位明確公共設施布局)。3.5修建性詳細規劃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定:用以指導各項建筑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是在控規的基礎上落實某個地塊的具體建設,涉及建筑物平面的造型,道路 基礎設施的布局,環境小品的布置等確定性的具體建設規劃(深度做到擺房子,)。簡單的說,前一項規劃 是 后一項規劃 的前提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DOC
最新PPT
-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治療及護理
- 四年級數學上冊復合應用題課件滬教版課件
- 二年級語文上冊他們這樣過年課件3長版長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件
- 組織行為學個體心理與個體行為課件
- 二年級語文上冊他們這樣過年課件2長版長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件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話說長江課件2鄂教版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
- 部分否定與全部否定課件
- 第十章全面預算
- 房產新聞匯總8.12--8.18
- 22跑進家來的松鼠課后作業B組提升篇
- 數據結構 第10章 排序
- Exploration_Network_Chapter_5 RIP 第1版
- Exploration_Network_Chapter_3 應用層功能及協議
- 機械工程概論:第1章 緒論
- 二年級英語下冊unit4課件滬教牛津版
最新RAR
- 帶螺紋盒蓋注塑模具設計
- 嶺南版美術一年級下冊10. 奇異的“海怪”-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四年級下冊4《我的書包》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六年級下冊1《古代傳說中的藝術形象》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四年級下冊19《造型別致的日用品》課件+教案+素材
- 方形殼體塑料注塑模具設計
- 蓋板注塑塑料模具設計
- 嶺南版美術二年級下冊15. 百變卡通玩具-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六年級下冊5《我們的”太空基地“》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一年級下冊16. 有趣的鞋-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一年級下冊14. 押印的花紋-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四年級下冊9《變照片為黑白畫》課件+教案+素材
- 嶺南版美術四年級下冊15《家鄉綠夢》課件+教案+素材
- 汽車后視鏡罩的注塑模設計
- 嶺南版美術一年級下冊1. 漫游飛行世界-課件+教案+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