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檢驗



《微生物學檢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微生物學檢驗(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緒緒 論論 學習目的和要求1、了解教材內容、學習的意義與方法2、重點掌握微生物的概念與分類3、熟悉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4、了解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分類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分類 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organism):是一群個體微小、結構簡單、肉眼不可直接看是一群個體微小、結構簡單、肉眼不可直接看見,必須用光鏡或電鏡放大幾百倍、幾千倍乃至見,必須用光鏡或電鏡放大幾百倍、幾千倍乃至幾萬倍方能看見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幾萬倍方能看見的微小生物的總稱。特特 點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種類多、分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種類多、分布廣、繁殖快、易變異布廣、
2、繁殖快、易變異 分分 類類 根據其形態結構以及組成分三型:根據其形態結構以及組成分三型:1 1、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真菌真菌 2 2、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菌、放線菌、衣細菌、放線菌、衣 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 3 3、非細胞型微生物:、非細胞型微生物:病毒病毒原核與真核細胞的區別:細胞核不同原核與真核細胞的區別:細胞核不同 二、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二、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條件致病微生物(機會致病微生
3、物)條件致病微生物(機會致病微生物)注意:注意:微生物無處不在,應樹立無菌觀念微生物無處不在,應樹立無菌觀念。與人類的關系與人類的關系:大多對人類有益,少數有害。:大多對人類有益,少數有害。分布分布 :自然界、人體。:自然界、人體。微生物學(microbiology):n微生物的進化分類、生命活動規律及與動植物、微生物的進化分類、生命活動規律及與動植物、人類、自然相互關系。人類、自然相互關系。n按研究對象分:按研究對象分:細菌、病毒、真菌學細菌、病毒、真菌學n按應用領域分按應用領域分:工業、農業、醫學、獸醫:工業、農業、醫學、獸醫n按研究方向分按研究方向分:基礎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學、:基礎微生
4、物、分子微生物學、微生態學微生態學 等等 醫學微生物學(medical microbiology):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免疫性、診斷與防物學特性、致病性、免疫性、診斷與防治原則的一門基礎醫學課程。治原則的一門基礎醫學課程。三、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與發展趨勢 發展過程:發展過程:經驗微生物時期經驗微生物時期 實驗微生物時期實驗微生物時期 現代微生物時期現代微生物時期(20世紀中期)()釀酒、制醋、腌臘等食品生產、保存;()釀酒、制醋、腌臘等食品生產、保存;()師道南天愚集:清乾隆年間,()師道南天愚集:清乾隆年間,“東死東死鼠,西死鼠,
5、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未幾日,人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未幾日,人死如圻堵死如圻堵”;“三人行未十步路,忽死兩人橫截三人行未十步路,忽死兩人橫截路路”()人痘接種法:免疫最早概念。()人痘接種法:免疫最早概念。顯微鏡培養基顯微鏡培養基 (1 1)微生物的發現:)微生物的發現:列文虎克列文虎克 微生物學研究的創始人:微生物學研究的創始人:巴斯德巴斯德 李斯特李斯特 郭郭 霍霍2實驗微生物學時期(17世紀始):LeeuwenhoekLeeuwenhoek(1637-1723(1637-1723,HollandHolland)發明能放大約發明能放大約270270倍的顯微鏡倍的顯微鏡 第一個看到
6、微生物的人(第一個看到微生物的人(16761676年)年)實驗時期實驗時期microscopemicroscopeElectron microscopeElectron microscope掃 描 電 鏡 Louis Pasteur(France 1822-1895),是第一個),是第一個開創微生物生理學研究的人開創微生物生理學研究的人 于于18571857發現有機質的腐敗、發現有機質的腐敗、糧食的發酵、酒的糧食的發酵、酒的制作制作均由微生物所引起。均由微生物所引起。創立巴氏消毒法創立巴氏消毒法 首先認識到狂犬病、炭疽病、霍亂及桑蠶的疾首先認識到狂犬病、炭疽病、霍亂及桑蠶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所引
7、起,提出了疾病的病都是由微生物所引起,提出了疾病的“germ“germ theory”,theory”,并且制備了狂犬疫苗。并且制備了狂犬疫苗。為生物學(微生物的生理學)及生物化學奠定為生物學(微生物的生理學)及生物化學奠定了基礎。了基礎。巴斯德的科學成就:巴斯德的科學成就:Robert Koch(Germany)微生物學實驗研究微生物學實驗研究的鼻祖的鼻祖 Robert Koch Robert Koch 在微生物學技術方面的杰出貢獻在微生物學技術方面的杰出貢獻 :發明了固體培養基發明了固體培養基 創造了細菌的染色方法創造了細菌的染色方法 開創了實驗性動物感染開創了實驗性動物感染 發現炭疽病發
8、現炭疽病(1876)(1876)、結核、結核(1882)(1882)、霍亂的病原、霍亂的病原體,而獲體,而獲 1905 1905年的醫學生理學諾貝爾獎。年的醫學生理學諾貝爾獎。提出了郭霍原則:提出了郭霍原則:必須能在可疑病例中發必須能在可疑病例中發現并分離出同一種微生物;必須在體外獲得純培養;現并分離出同一種微生物;必須在體外獲得純培養;這種培養的微生物接種于動物,應能引起典型的疾這種培養的微生物接種于動物,應能引起典型的疾病。病。Joseph listerJoseph lister (英國外科醫生(英國外科醫生 )創用石炭酸創用石炭酸噴灑手術室和煮沸手術用具為消毒防腐打下了一噴灑手術室和煮沸
9、手術用具為消毒防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定的基礎。伊凡諾夫斯基伊凡諾夫斯基:病毒的發現者:病毒的發現者 ()()免疫學的興起:免疫學的興起:琴納(牛痘苗)、巴斯德(霍亂、炭疽琴納(牛痘苗)、巴斯德(霍亂、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動物血清治愈白喉??袢呙纾?、白喉抗毒素動物血清治愈白喉。()()抗生素的發現:抗生素的發現:FlemingFleming 1929 1929年發現青霉素,為感染性疾年發現青霉素,為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一次大革命。病的治療帶來一次大革命。Florey Florey 1940 1940年提取青霉素年提取青霉素 目前遇到的問題:濫用導致耐藥性增高目前遇到的問題:濫用導致耐藥性
10、增高 歐立希:歐立希:發明化學療劑發明化學療劑砷凡納明砷凡納明 3、現代微生物學時期:、現代微生物學時期:(1 1)新病原微生物的發現:)新病原微生物的發現:傳統病原卷土重來;傳統病原卷土重來;新型病原:如軍團菌、幽門螺桿菌、萊姆病螺新型病原:如軍團菌、幽門螺桿菌、萊姆病螺旋體、肺炎衣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旋體、肺炎衣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SARSSARS病毒病毒等。等。發現了比病毒更小的微生物發現了比病毒更小的微生物:類病毒、擬病毒、類病毒、擬病毒、朊粒朊粒.(2 2)致病機制的研究進一步深入)致病機制的研究進一步深入 采用新技術采用新技術 各種致病因素的分子機理及調控。各種致病因素的分
11、子機理及調控。完成了部分細菌、病毒的基因測序,從完成了部分細菌、病毒的基因測序,從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3 3)診斷技術的發展)診斷技術的發展 三大標記技術三大標記技術 各種分子生物學技術:核酸雜交,各種分子生物學技術:核酸雜交,PCRPCR,微,微 量化,自動化。量化,自動化。(4 4)疾病的防治:各種新型疫苗的研制)疾病的防治:各種新型疫苗的研制 傳統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傳統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DNA疫苗。疫苗。(5 5)免疫學獨立)免疫學獨立 遠遠超越抗感染免疫的范疇。遠遠超越抗感染免疫的范疇。發展
12、趨勢:發展趨勢:病原微生物性狀的研究,建立快速、病原微生物性狀的研究,建立快速、特異、簡便的早期診斷方法,特別是病毒病的特異、簡便的早期診斷方法,特別是病毒病的診斷。診斷。病微毒力因子的研究,從發病機制病微毒力因子的研究,從發病機制中尋找有效的防治措施。中尋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微生物耐藥性的微生物耐藥性的研究解決細菌耐藥性的問題。研究解決細菌耐藥性的問題。尋找有效的尋找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共《舅幬?。微生態學的研究,開發微生微生態學的研究,開發微生態制劑。態制劑。院內感染的研究,建立監測和預院內感染的研究,建立監測和預防制度。防制度。微生物基因組序列測定,從本質微生物基因組序列測定,從本質上解決微
13、生物感染的診、防、治等上解決微生物感染的診、防、治等四、微生物學檢驗四、微生物學檢驗 是醫學微生物學、臨床微生物學與微生物學是醫學微生物學、臨床微生物學與微生物學技術密切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技術密切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利用微生物學的基礎理論與技能和臨床微生物學利用微生物學的基礎理論與技能和臨床微生物學的基本知識,掌握各類與臨床有關的微生物特性,通的基本知識,掌握各類與臨床有關的微生物特性,通過系統的檢驗方法,及時、準確地對臨床標本作出病過系統的檢驗方法,及時、準確地對臨床標本作出病原學診斷和抗菌藥物敏感性報告,為臨床感染性疾病原學診斷和抗菌藥物敏感性報告,為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
14、科學依據。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科學依據。微生物學檢驗的發展方向:微生物學檢驗的發展方向:向著快速、敏感、特異、自動化、微型向著快速、敏感、特異、自動化、微型 化、微量化、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等化、微量化、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等 方面發展。方面發展。微生物學檢驗的任務:微生物學檢驗的任務:1、研究標本的采集、運送、保存及處理等方法,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檢出率。2、選擇各種感染性疾病病原體的最佳檢驗方法,探討各種病原體的檢驗程序。3、正確進行各種病原體的快速診斷、藥敏試驗。4、認真進行檢驗結果的分析、檢驗方法的評價及 臨床意義的評價。5、及時對檢驗結果進行統計處理,定期報告分離 菌株的耐藥趨勢,指導
15、臨床用藥。6、醫院感染的調查、分析和控制。五、課程特點與學習方法五、課程特點與學習方法 課程特點:課程特點:種類多,難記憶。種類多,難記憶。重要性:重要性:檢驗專業課,與畢業后工作緊密相關。檢驗專業課,與畢業后工作緊密相關。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平時注意預習、復習;()平時注意預習、復習;()對內容上,()對內容上,抓住主要生物學特性,熟悉致抓住主要生物學特性,熟悉致病特點,病特點,緊緊圍繞微生物學檢驗,而微生物學檢緊緊圍繞微生物學檢驗,而微生物學檢驗又是建立在各種典型特性上的。驗又是建立在各種典型特性上的。應采取應采取“比較比較”學習法,學習法,抓特性、去共性;抓特性、去共性;認認真聽課,
16、多記筆記。真聽課,多記筆記。課后小結:學習了微生物的概念、特點和分類微生物的概念、特點和分類。微生物是一大類肉眼直接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其特點有: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繁殖速度快,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介紹了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自然界的大部分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只要少數才對人致病,把對人,對動、植物致病的微生物稱之為病原微生物。了解了微生物的發展簡史,以及現代微生物學的特征和發展趨勢。介紹了這門功課的特點和學習方法。思考題:1.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分那些種類?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分那些種類?2.2.微生物與人類有何關系,為什么要學習微微生物與人類有何關系,為什么要學習微生物?生物?3.3.預測微生物學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預測微生物學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4.4.目前醫學微生物學的研究熱點有哪些?目前醫學微生物學的研究熱點有哪些?謝謝觀看/歡迎下載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