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車床831007車床撥叉機加工工藝和鏜φ55孔專用夾具設計-[版本2]
CA6140車床831007車床撥叉機加工工藝和鏜55孔專用夾具設計-版本2,版本2,CA6140,車床,831007,撥叉機,加工,工藝,55,專用,夾具,設計,版本
目錄前言21 零 件 的 分 析31.1 零件的作用31.2 零件的工藝分析32 工 藝 規 程 設 計4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2.2 基面的選擇42.2.1粗基準的選擇42.2.2 精基準的選擇42.3 制定工藝路線42.3.1 工藝路線方案一52.3.2 工藝路線方案二52.3.3 工藝方案的比較與分析52.4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62.5 確定切削量及基本工時73、鉆55孔夾具設計143.1 問題的提出143.2 夾具設計143.2.1 定位基準選擇143.2.2切削力及夾緊力計算143.3定位誤差分析153.3.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確定153.3.2計算鉆套中心線與工作臺的垂直度誤差153.3.3計算定位銷軸與工作臺的平行度誤差153.4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15設計心得與體會16參考文獻17前言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產業對機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許多專業性的機械設計。在機械制造廠的生產過程中,用來安裝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確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 、檢驗、裝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藝裝備統稱為夾具。如機床夾具、檢驗夾具、焊接夾具、裝配夾具等。 機床夾具的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保證加工精度 機床夾具可準確確定工件、刀具和機床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以保證加工精度。2.提高生產效率 機床夾具可快速地將工件定位和夾緊,減少輔助時間。3.減少勞動強度 采用機械、氣動、液動等夾緊機構,可以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4.擴大機床的工藝范圍 利用機床夾具,可使機床的加工范圍擴大,例如在臥式車床刀架處安裝鏜孔夾具,可對箱體孔進行鏜孔加工。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也是機械類專業學生較為全面的機械設計訓練。其目的在于: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機械設計基礎以及其他先修課程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設訓練可以鞏固、加深有關機械課設方面的理論知識。2.學習和掌握一般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獨立設計能力,為以后的專業課程及畢業設計打好基礎,做好準備。3.使學生具有運用標準、規范手冊、圖冊和查詢有關設計資料的能力。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盡管已有一定的基礎,規模也不小,實力較其它發展中國家雄厚。但畢竟技術基礎薄弱,滯后于制造業發展的需要。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把我國從一個制造業大國建設成為一個制造強國,成為世界級制造業基礎地之一。1 零 件 的 分 析1.1 零件的作用題目所給的零件是CA6140車床的撥叉。它位于車床變速機構中,主要起換檔,使主軸回轉運動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獲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22孔與操縱機構相連,二下方的55mm半孔則是用于與所控制齒輪所在的軸接觸。通過上方的力撥動下方的齒輪變速。兩件零件鑄為一體,加工時分開。1.2 零件的工藝分析零件的材料為HT200,灰鑄鐵生產工藝簡單,鑄造性能優良,但塑性較差、脆性高,不適合磨削,為此以下是撥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要求需要加工的表面: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2.小頭孔mm以及與此孔相通的mm的錐孔、螺紋孔;3.大頭半圓孔mm;位置要求:小頭孔上端面與小頭孔中心線的垂直度誤差為0.05mm、大孔的上下端面與小頭孔中心線的垂直度誤差為0.07mm。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撥叉底面,然后以此作為粗基準采用專用夾具進行加工,并且保證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據各加工方法的經濟精度及機床所能達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撥叉零件沒有復雜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據上述技術要求采用常規的加工工藝均可保證。2 工 藝 規 程 設 計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為HT200??紤]到零件在機床運行過程中所受沖擊不大,零件結構又比較簡單,生產類型為大批生產,故選擇鑄件毛坯。選用鑄件尺寸公差等級CT9級,已知此撥叉零件的生產綱領為4000件/年,零件的質量是1.0Kg/個,可確定該撥叉生產類型為大批生產,所以初步確定工藝安排為:加工過程工序劃分階段;工序適當集中;加工設備以通用設備為主,大量采用專用工裝。2.2 基面的選擇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孢x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效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2.2.1粗基準的選擇以零件的底面為主要的定位粗基準,以兩個小頭孔外圓表面為輔助粗基準。這樣就可以達到限制五個自由度,再加上垂直的一個機械加緊,就可以達到完全定位。2.2.2 精基準的選擇考慮要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裝夾準確方便,依據“基準重合”原則和“基準統一”原則,以粗加工后的底面為主要的定位精基準,以兩個小頭孔內圓柱表面為輔助的定位精基準。當設計基準和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這在以后還要專門的計算,此處不再重復。2.3 制定工藝路線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再生產綱領已確定為大批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的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處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2.3.1 工藝路線方案一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73mm孔的上下端面。工序 精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73mm孔的上下端面。工序 鉆、擴、鉸55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擴、鉸兩端22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M8的螺紋孔,鉆8的錐銷孔鉆到一半,攻M8的螺紋。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工序 去毛刺,檢查。2.3.2 工藝路線方案二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工序 鉆、鉸兩端22mm孔之圖樣尺寸。工序 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工序 鉆、擴、鉸55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然后與軸配做鉆通,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工序 去毛刺,檢查。2.3.3 工藝方案的比較與分析上述兩個工藝方案的特點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完與22mm的孔有垂直度要求的面再加工孔。而方案二悄悄相反,先是加工完22mm的孔,再以孔的中心軸線來定位加工完與之有垂直度要求的三個面。方案一的裝夾次數少,但在加工22mm的時候最多只能保證一個面定位面與之的垂直度要求。其他兩個面很難保證。因此,此方案有很大的弊端。方案二在加工三個面時都是用22mm孔的中心軸線來定位這樣很容易就可以保證其與三個面的位置度要求。這樣也體現了基準重合的原則。很是審美!其他的工序尤為平常簡單無需再議。這樣一比較最終的工藝方案為: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工序 鉆、鉸兩端22mm孔之圖樣尺寸。工序 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工序 鉆、擴、鉸55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然后與軸配做鉆通,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工序 去毛刺,檢查。以上工藝過程詳見“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2.4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撥叉零件材料為HT200,毛坯重量約為1.6,生產類型為大批生產,采用砂型鑄造毛坯。根據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外圓表面(40mm及73mm外表面)考慮到此表面為非加工表面,其精度為鑄造精度CT9即可。又因它們是對稱的兩個零件最后還需銑斷,故對40mm的中心軸線的尺寸偏差為1201.25的范圍內。2. 兩小孔毛坯為實心,兩內孔精度要求界于IT7IT8之間,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21確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鉆孔:21.8mm 2Z=21.8mm鉸孔:mm 2Z=0.2mm3.中間孔(55mm及73mm)中間孔尺寸相對較大可以鑄造,根據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表1-13得:孔的鑄造毛坯為49. 73的孔是在55孔的基礎之上銑削加工得到,其軸向尺寸上下表面距離為30mm,由于其對軸向的尺寸要求不高,直接鑄造得到。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95確定73mm工序尺寸及余量:粗銑:71mm Z=4mm精銑:73mm Z=1mm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95確定55mm工序尺寸及余量:粗 鏜:53mm 2Z=4mm半精鏜:54mm精 鏜:55mm 4.螺紋孔及銷孔無可非議此銷尺寸鑄造為實體。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70確定鉆8螺紋孔和8圓柱銷孔及螺紋孔的攻絲。5.銑斷2.5 確定切削量及基本工時 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粗銑兩頭端面至51mm、粗銑大孔端面至30mm。機床:X52K立式銑床參數。刀具:涂層硬質合金盤銑刀45mm,選擇刀具前角o5后角o8,副后角o=8,刀齒斜角s=10,主刃Kr=60,過渡刃Kr=30,副刃Kr=5過渡刃寬b=1mm。2.計算切削用量 1)銑削深度 因為切削量較小,故可以選擇ap=2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長度。2)計算切削速度 按簡明手冊V c=算得 Vc98mm/s,n=439r/min,Vf=490mm/s據X52K立式銑床參數,選擇nc=475r/min,Vfc=475mm/s,則實際切削速度 V c=3.1480475/1000=1.06m/s,實際進給量為f zc=V fc/ncz=475/(30010)=0.16mm/z。3)校驗機床功率 查簡明手冊Pcc=1.5kw,而機床所能提供功率為PcmPcc。故校驗合格。最終確定 ap=2mm,nc=475r/min,Vfc=475mm/s,V c=1.06m/s,f z=0.15mm/z。4)計算基本工時tmL/ Vf=9.4s。工序 鉆、鉸兩端22mm孔之圖樣尺寸。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鉆孔至21.8mm,精鉸至22mm,保證孔壁粗糙度Ra=1.6m。機床:Z512臺式鉆床。刀具:YG8硬質合金麻花鉆21.8mm,鉆頭采用雙頭刃磨法,后角12、二重刃長度=2.5mm、橫刀長b=1.5mm、寬l=3mm、棱帶長度 、 、。YG8硬質合金鉸刀22mm。2.計算切削量1)查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 按鉆頭強度選擇 按機床強度選擇,最終決定選擇機床已有的進給量 。2)鉆頭磨鈍標準及壽命后刀面最大磨損限度(查簡明手冊)為0.5.mm,壽命3)切削速度查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修正系數 故。查簡明手冊機床實際轉速為。故實際的切削速度3. 計算基本工時由于所有工步所用工時很短,所以使得切削用量一致,以減少輔助時間。鉆和精鉸的切削用量如下:鉆孔: 。精鉸: 。工序 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保證粗糙度Ra=3.2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保證20mm,周徑至73mm,保證端面粗糙度Ra=3.2m,保證孔壁粗糙度Ra=6.3m。機床:X63臥式銑床。刀具:涂層硬質合金盤銑刀45mm,選擇刀具前角o5后角o8,副后角o=8,刀齒斜角s=10,主刃Kr=60,過渡刃Kr=30,副刃Kr=5過渡刃寬b=1mm。2.計算切削量 1)銑削深度 因為切削量較小,故可以選擇ap=4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長度。2)計算切削速度 按簡明手冊V c=算得 Vc98mm/s,n=780r/min,Vf=490mm/s據X52K立式銑床參數,選擇nc=750r/min,Vfc=475mm/s,則實際切削速度 V c=3.1480750/1000=1.78m/s,實際進給量為f zc=V fc/ncz=750/(30010)=0.25mm/z。3)校驗機床功率 查簡明手冊Pcc=2kw,而機床所能提供功率為PcmPcc。故校驗合格。最終確定 ap=1mm,nc=750r/min,Vfc=475mm/s,V c=1.78m/s, f z=0.15mm/z。4)計算基本工時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 mm,周徑至71mm;tm1=L/ Vf=13s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tm2=L/ Vf=13s精銑小孔上端面至50mm,tm3=L/ Vf=8s;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周徑至73mm,tm4= L/ Vf=10s;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tm5= L/ Vf=10s。工序 鉆、擴、鉸55mm孔至圖樣尺寸。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鉆中間孔至53mm、擴中間孔至54mm、鉸中間孔至55mm。機床:Z3080搖臂鉆床刀具:莫氏錐柄麻花鉆、套式機用鉸刀、內孔百分尺。2.計算切削量單邊余量 分三次切除,則 第一次。根據簡明手冊4.2-20查得,取 。根據簡明手冊4.2-21查得,?。?。3.計算切削基本工時:同理,當第二次,第三次時,進給量和,機床主軸轉速都取64r/min,切削基本工時分別為100s和80s。工序 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然后與軸配做鉆通,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先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后將與該孔配合的軸安裝進去,把兩者配做加工,為的使保證孔與軸的同軸度,同時在尺寸上保證距上端面10mm;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機床:組合機床。刀具:8mm麻花鉆、7.5mm麻花鉆、8mm的絲錐。2.計算切削量(1)鉆8mm的錐銷孔根據切削手冊查得,進給量為0.180.33mm/z,現取f=0.3mm/z,v=5m/min,則:查簡明手冊表4.2-15,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為:計算切削基本工時:(2)鉆M8的螺紋孔刀具:7.5mm麻花鉆。根據切削手冊查得,進給量為0.180.33mm/z,現取f=0.3mm/z,v=5m/min,則:查簡明手冊表4.2-15,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為:計算切削基本工時:(3)攻M8x1mm的螺紋刀具:絲錐M6,P=1mm切削量選為:,機床主軸轉速為:,按機床使用說明書選?。?,則 ;機動時,計算切削基本工時: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銑斷后保證兩邊對稱相等。 刀具:YG硬質合金圓盤銑刀,厚度為4mm。 機床:組合機床。2.計算切削量查切削手冊,選擇進給量為:,切削速度為:,則:根據簡明手冊表4.2-39,取,故實際切削速度為:查切削手冊表4.2-40,剛好有。計算切削基本工時:工序 去毛刺,檢查。3、鉆55孔夾具設計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勞動強度,需要設計專用夾具。并設計工序鉆55孔;刀具為高速鋼麻花鉆。3.1 問題的提出本夾具主要用鉆55孔,該孔為通孔,跟撥叉的上下底面有垂直度的技術要求要求,在加工時應保證孔的垂直度要求分別為0.05、0.07。此外在本工序加工時還應考慮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所以為了滿足該要求,在進行夾緊撥叉工件時采用了手動裝置來進行裝夾工件,并采用快換鉆套提高鉆孔的速度,能夠提高加工效率。3.2 夾具設計3.2.1 定位基準選擇由零件圖可知,55為通孔,跟撥叉的上下底面有垂直度的技術要求,為使定位誤差為零,應該選擇撥叉下底面為定位基準保證該垂直度要求。此外,還應以22孔外圓柱面為基準,從而保證孔在精度要求。為了提高加工效率,現決定采用手動夾緊裝置,并采用快換鉆套以利于在鉆底孔后進行精鉸或精鏜。3.2.2切削力及夾緊力計算刀具:硬質合金麻花鉆,(1)鉆55時的夾緊力由實際加工的經驗可知,鉆削時的主要切削力為鉆頭的切削方向,即垂直于工作臺,查切削手冊表2.3,切削力計算公式為:其中:,與加工材料有關,取0.94;與刀具刃磨形狀有關,取1.33;與刀具磨鈍標準有關,取1.0,則:在22孔兩個端面只需要采用開口墊圈和六角螺母適當夾緊后本夾具即可安全工作. (2)鉆55孔時的夾緊力取鉆頭直徑有上述公式可得:3.3定位誤差分析3.3.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確定夾具的主要定位元件為兩個定位銷,這兩個定位銷的尺寸與公差規定為與本零件在工作時與其相匹配軸的尺寸與公差相同,即。此外,這兩定位銷共同保證加工孔的垂直度。3.3.2計算鉆套中心線與工作臺的垂直度誤差鉆套外徑與襯套孔的最大間隙為:襯套外徑與鉆模板孔的最大間隙為:則鉆套中心與工作臺平面的垂直度誤差為:0.026-0.005=0.021。3.3.3計算定位銷軸與工作臺的平行度誤差定位銷軸與夾具體孔的最大間隙為:3.4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如前所述,在設計夾具時,應該考慮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此,設計采用了快換裝置。拆卸時,松開夾緊螺母12扣,拔下開口墊圈,實現工件的快換。設計心得與體會兩周的課程設計結束了,在這次的課程設計中不僅檢驗了我所學習的知識,也培養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設計過程中,與同學分工設計,和同學們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相互監督。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理解。 課程設計是我們專業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著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少的過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義我今天認真的進行課程設計,學會腳踏實地邁開這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這次夾具設計,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過這次夾具設計,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課程的理論和生產實際知識進行一次夾具設計工作的實際訓練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工作能力,鞏固與擴充了夾具設計等課程所學的內容,掌握夾具設計的方法和步驟,掌握夾具設計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樣分析零件的工藝性,怎樣確定工藝方案,了解了夾具的基本結構,提高了計算能力,繪圖能力,熟悉了規范和標準,同時各科相關的課程都有了全面的復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這次設計過程中,體現出自己單獨設計夾具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體會了學以致用、突出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心情,從中發現自己平時學習的不足和薄弱環節,從而加以彌補。在此感謝我們的老師.,老師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這次模具設計的每個實驗細節和每個數據,都離不開老師您的細心指導。 同時感謝對我幫助過的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和支持,讓我感受到同學的友誼。 由于本人的設計能力有限,在設計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懇請老師們多多指教,我十分樂意接受你們的批評與指正,本人將萬分感謝。參考文獻1黃如林.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7.2王紹俊.機械制造工藝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3孟少農.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4 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5 王光斗、王春福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6吳宗澤、羅圣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朱孝錄,機械傳動設計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7蔡春源,楊文通,機械零件設計手冊M.第3版.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4.8王萬均,胡中任.,實用機械設計手冊M.中國農業機械出版社.1984.9成大先,王德夫,.機械設計手冊M.第4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0孫桓,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M.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張淑娟,周靜卿,趙鳳芹.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12單祖輝,材料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王鐸,王宏鈺.理論力學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甘永立,幾何量公差與檢測M.8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15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農業機械設計手冊(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816郭愛蓮,新編機械工程技術手冊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17 吳宗澤,機械設計師手冊(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18 沈鴻,機械工程手冊,第14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2.8.19王光斗、王春福主編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23.(5).20趙家齊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指導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24.(1).21 孫巳德主編機床夾具圖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28.(10).22 李慶余主編機械制造裝備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0.23王先逵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30.(7).19 目錄前言- 1 -1 零 件 的 分 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 零件的工藝分析- 2 -2 工 藝 規 程 設 計- 3 -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2 基面的選擇- 3 -2.2.1粗基準的選擇- 3 -2.2.2 精基準的選擇- 3 -2.3 制定工藝路線- 3 -2.3.1 工藝路線方案一- 4 -2.3.2 工藝路線方案二- 4 -2.3.3 工藝方案的比較與分析- 4 -2.4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5 -2.5 確定切削量及基本工時- 6 -3、鏜55孔夾具設計- 13 -3.1 研究原始質料- 13 -3.2 定位、夾緊方案的選擇- 13 -3.3切削力及夾緊力的計算- 13 -3.4 誤差分析與計算- 15 -3.5定位銷選用- 15 -3.6 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 16 -設計心得與體會- 17 -參考文獻- 18 -前言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產業對機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許多專業性的機械設計。在機械制造廠的生產過程中,用來安裝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確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 、檢驗、裝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藝裝備統稱為夾具。如機床夾具、檢驗夾具、焊接夾具、裝配夾具等。 機床夾具的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保證加工精度 機床夾具可準確確定工件、刀具和機床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以保證加工精度。2.提高生產效率 機床夾具可快速地將工件定位和夾緊,減少輔助時間。3.減少勞動強度 采用機械、氣動、液動等夾緊機構,可以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4.擴大機床的工藝范圍 利用機床夾具,可使機床的加工范圍擴大,例如在臥式車床刀架處安裝鏜孔夾具,可對箱體孔進行鏜孔加工。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也是機械類專業學生較為全面的機械設計訓練。其目的在于: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機械設計基礎以及其他先修課程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設訓練可以鞏固、加深有關機械課設方面的理論知識。2.學習和掌握一般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獨立設計能力,為以后的專業課程及畢業設計打好基礎,做好準備。3.使學生具有運用標準、規范手冊、圖冊和查詢有關設計資料的能力。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盡管已有一定的基礎,規模也不小,實力較其它發展中國家雄厚。但畢竟技術基礎薄弱,滯后于制造業發展的需要。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把我國從一個制造業大國建設成為一個制造強國,成為世界級制造業基礎地之一。1 零 件 的 分 析1.1 零件的作用題目所給的零件是CA6140車床的撥叉。它位于車床變速機構中,主要起換檔,使主軸回轉運動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獲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22孔與操縱機構相連,二下方的55mm半孔則是用于與所控制齒輪所在的軸接觸。通過上方的力撥動下方的齒輪變速。兩件零件鑄為一體,加工時分開。1.2 零件的工藝分析零件的材料為HT200,灰鑄鐵生產工藝簡單,鑄造性能優良,但塑性較差、脆性高,不適合磨削,為此以下是撥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要求需要加工的表面: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2.小頭孔mm以及與此孔相通的mm的錐孔、螺紋孔;3.大頭半圓孔mm;位置要求:小頭孔上端面與小頭孔中心線的垂直度誤差為0.05mm、大孔的上下端面與小頭孔中心線的垂直度誤差為0.07mm。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撥叉底面,然后以此作為粗基準采用專用夾具進行加工,并且保證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據各加工方法的經濟精度及機床所能達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撥叉零件沒有復雜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據上述技術要求采用常規的加工工藝均可保證。2 工 藝 規 程 設 計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為HT200??紤]到零件在機床運行過程中所受沖擊不大,零件結構又比較簡單,生產類型為大批生產,故選擇鑄件毛坯。選用鑄件尺寸公差等級CT9級,已知此撥叉零件的生產綱領為4000件/年,零件的質量是1.0Kg/個,可確定該撥叉生產類型為大批生產,所以初步確定工藝安排為:加工過程工序劃分階段;工序適當集中;加工設備以通用設備為主,大量采用專用工裝。2.2 基面的選擇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孢x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效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2.2.1粗基準的選擇以零件的底面為主要的定位粗基準,以兩個小頭孔外圓表面為輔助粗基準。這樣就可以達到限制五個自由度,再加上垂直的一個機械加緊,就可以達到完全定位。2.2.2 精基準的選擇考慮要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裝夾準確方便,依據“基準重合”原則和“基準統一”原則,以粗加工后的底面為主要的定位精基準,以兩個小頭孔內圓柱表面為輔助的定位精基準。當設計基準和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這在以后還要專門的計算,此處不再重復。2.3 制定工藝路線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再生產綱領已確定為大批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的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處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2.3.1 工藝路線方案一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73mm孔的上下端面。工序 精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73mm孔的上下端面。工序 粗鏜、半精鏜、精鏜55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擴、鉸兩端22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M8的螺紋孔,鉆8的錐銷孔鉆到一半,攻M8的螺紋。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工序 去毛刺,檢查。2.3.2 工藝路線方案二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工序 鉆、鉸兩端22mm孔之圖樣尺寸。工序 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工序 粗鏜、半精鏜、精鏜55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然后與軸配做鉆通,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工序 去毛刺,檢查。2.3.3 工藝方案的比較與分析上述兩個工藝方案的特點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完與22mm的孔有垂直度要求的面再加工孔。而方案二悄悄相反,先是加工完22mm的孔,再以孔的中心軸線來定位加工完與之有垂直度要求的三個面。方案一的裝夾次數少,但在加工22mm的時候最多只能保證一個面定位面與之的垂直度要求。其他兩個面很難保證。因此,此方案有很大的弊端。方案二在加工三個面時都是用22mm孔的中心軸線來定位這樣很容易就可以保證其與三個面的位置度要求。這樣也體現了基準重合的原則。很是審美!其他的工序尤為平常簡單無需再議。這樣一比較最終的工藝方案為: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工序 鉆、鉸兩端22mm孔之圖樣尺寸。工序 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工序 粗鏜、半精鏜、精鏜55mm孔至圖樣尺寸。工序 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然后與軸配做鉆通,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工序 去毛刺,檢查。以上工藝過程詳見“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2.4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撥叉零件材料為HT200,毛坯重量約為1.6,生產類型為大批生產,采用砂型鑄造毛坯。根據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外圓表面(40mm及73mm外表面)考慮到此表面為非加工表面,其精度為鑄造精度CT9即可。又因它們是對稱的兩個零件最后還需銑斷,故對40mm的中心軸線的尺寸偏差為1201.25的范圍內。2. 兩小孔毛坯為實心,兩內孔精度要求界于IT7IT8之間,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21確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鉆孔:21.8mm 2Z=21.8mm鉸孔:mm 2Z=0.2mm3.中間孔(55mm及73mm)中間孔尺寸相對較大可以鑄造,根據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表1-13得:孔的鑄造毛坯為49. 73的孔是在55孔的基礎之上銑削加工得到,其軸向尺寸上下表面距離為30mm,由于其對軸向的尺寸要求不高,直接鑄造得到。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95確定73mm工序尺寸及余量:粗銑:71mm Z=4mm精銑:73mm Z=1mm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95確定55mm工序尺寸及余量:粗 鏜:53mm 2Z=4mm半精鏜:54mm精 鏜:55mm 4.螺紋孔及銷孔無可非議此銷尺寸鑄造為實體。參照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表8-70確定鉆8螺紋孔和8圓柱銷孔及螺紋孔的攻絲。5.銑斷2.5 確定切削量及基本工時 工序 粗銑40mm孔的兩頭的端面。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粗銑兩頭端面至51mm、粗銑大孔端面至30mm。機床:X52K立式銑床參數。刀具:涂層硬質合金盤銑刀45mm,選擇刀具前角o5后角o8,副后角o=8,刀齒斜角s=10,主刃Kr=60,過渡刃Kr=30,副刃Kr=5過渡刃寬b=1mm。2.計算切削用量 1)銑削深度 因為切削量較小,故可以選擇ap=2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長度。2)計算切削速度 按簡明手冊V c=算得 Vc98mm/s,n=439r/min,Vf=490mm/s據X52K立式銑床參數,選擇nc=475r/min,Vfc=475mm/s,則實際切削速度 V c=3.1480475/1000=1.06m/s,實際進給量為f zc=V fc/ncz=475/(30010)=0.16mm/z。3)校驗機床功率 查簡明手冊Pcc=1.5kw,而機床所能提供功率為PcmPcc。故校驗合格。最終確定 ap=2mm,nc=475r/min,Vfc=475mm/s,V c=1.06m/s,f z=0.15mm/z。4)計算基本工時tmL/ Vf=9.4s。工序 鉆、鉸兩端22mm孔之圖樣尺寸。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鉆孔至21.8mm,精鉸至22mm,保證孔壁粗糙度Ra=1.6m。機床:Z512臺式鉆床。刀具:YG8硬質合金麻花鉆21.8mm,鉆頭采用雙頭刃磨法,后角12、二重刃長度=2.5mm、橫刀長b=1.5mm、寬l=3mm、棱帶長度 、 、。YG8硬質合金鉸刀22mm。2.計算切削量1)查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 按鉆頭強度選擇 按機床強度選擇,最終決定選擇機床已有的進給量 。2)鉆頭磨鈍標準及壽命后刀面最大磨損限度(查簡明手冊)為0.5.mm,壽命3)切削速度查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修正系數 故。查簡明手冊機床實際轉速為。故實際的切削速度3. 計算基本工時由于所有工步所用工時很短,所以使得切削用量一致,以減少輔助時間。鉆和精鉸的切削用量如下:鉆孔: 。精鉸: 。工序 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1mm;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精銑兩頭孔的端面至50mm;保證粗糙度Ra=3.2m;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mm,周徑至73mm;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保證20mm,周徑至73mm,保證端面粗糙度Ra=3.2m,保證孔壁粗糙度Ra=6.3m。機床:X63臥式銑床。刀具:涂層硬質合金盤銑刀45mm,選擇刀具前角o5后角o8,副后角o=8,刀齒斜角s=10,主刃Kr=60,過渡刃Kr=30,副刃Kr=5過渡刃寬b=1mm。2.計算切削量 1)銑削深度 因為切削量較小,故可以選擇ap=4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長度。2)計算切削速度 按簡明手冊V c=算得 Vc98mm/s,n=780r/min,Vf=490mm/s據X52K立式銑床參數,選擇nc=750r/min,Vfc=475mm/s,則實際切削速度 V c=3.1480750/1000=1.78m/s,實際進給量為f zc=V fc/ncz=750/(30010)=0.25mm/z。3)校驗機床功率 查簡明手冊Pcc=2kw,而機床所能提供功率為PcmPcc。故校驗合格。最終確定 ap=1mm,nc=750r/min,Vfc=475mm/s,V c=1.78m/s, f z=0.15mm/z。4)計算基本工時粗銑中間孔上端面至25 mm,周徑至71mm;tm1=L/ Vf=13s粗銑中間孔下端面至22mm,周徑至71mm;tm2=L/ Vf=13s精銑小孔上端面至50mm,tm3=L/ Vf=8s;精銑中間孔上端面至周徑至73mm,tm4= L/ Vf=10s;精銑中間孔下端面至周徑至73mm,tm5= L/ Vf=10s。工序 粗鏜、半精鏜、精鏜55mm孔至圖樣尺寸。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粗鏜中間孔至53mm、半精鏜中間孔至54mm、精鏜中間孔至55mm。機床:T616臥式鏜床。刀具:YG8硬質合金鏜刀。2.計算切削量單邊余量 分三次切除,則 第一次。根據簡明手冊4.2-20查得,取 。根據簡明手冊4.2-21查得,?。?。3.計算切削基本工時:同理,當第二次,第三次時,進給量和,機床主軸轉速都取64r/min,切削基本工時分別為100s和80s。工序 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然后與軸配做鉆通,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先鉆8mm的錐銷孔,鉆到一半后將與該孔配合的軸安裝進去,把兩者配做加工,為的使保證孔與軸的同軸度,同時在尺寸上保證距上端面10mm;再鉆M8x1mm的螺紋孔,攻M8x1mm的螺紋。機床:組合機床。刀具:8mm麻花鉆、7.5mm麻花鉆、8mm的絲錐。2.計算切削量(1)鉆8mm的錐銷孔根據切削手冊查得,進給量為0.180.33mm/z,現取f=0.3mm/z,v=5m/min,則:查簡明手冊表4.2-15,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為:計算切削基本工時:(2)鉆M8的螺紋孔刀具:7.5mm麻花鉆。根據切削手冊查得,進給量為0.180.33mm/z,現取f=0.3mm/z,v=5m/min,則:查簡明手冊表4.2-15,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為:計算切削基本工時:(3)攻M8x1mm的螺紋刀具:絲錐M6,P=1mm切削量選為:,機床主軸轉速為:,按機床使用說明書選?。?,則 ;機動時,計算切削基本工時:工序 銑斷保證圖樣尺寸1. 加工條件工件材料:HT200,硬度190260HBS,b =0.16Gpa,鑄造。加工要求:銑斷后保證兩邊對稱相等。 刀具:YG硬質合金圓盤銑刀,厚度為4mm。 機床:組合機床。2.計算切削量查切削手冊,選擇進給量為:,切削速度為:,則:根據簡明手冊表4.2-39,取,故實際切削速度為:查切削手冊表4.2-40,剛好有。計算切削基本工時:工序 去毛刺,檢查。3、鏜55孔夾具設計3.1 研究原始質料利用本夾具主要用來加工鏜55孔,加工時除了要滿足粗糙度要求外,還應滿足兩孔軸線間公差要求。為了保證技術要求,最關鍵是找到定位基準。同時,應考慮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勞動強度。3.2 定位、夾緊方案的選擇由零件圖可知:在對鏜孔55孔行加工前,底平面進行了粗、精銑加工,底面孔進行了鉆、擴加工。因此,定位、夾緊方案有:選一面兩銷定位方式,工藝孔用短圓柱銷,用棱形銷定位,夾緊方式用操作簡單,通用性較強的移動壓板來夾緊。鏜55孔時為了使定位誤差達到要求的范圍之內,采用一面兩銷的定位方式,這種定位在結構上簡單易操作。一面即底平面。3.3切削力及夾緊力的計算鏜刀材料:(硬質合金鏜刀)刀具的幾何參數: 由參考文獻5查表可得:圓周切削分力公式: 式中 查5表得: 查5表 取 由表可得參數: 即:同理:徑向切削分力公式 : 式中參數: 即:軸向切削分力公式 : 式中參數: 即:根據工件受力切削力、夾緊力的作用情況,找出在加工過程中對夾緊最不利的瞬間狀態,按靜力平衡原理計算出理論夾緊力。最后為保證夾緊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數作為實際所需夾緊力的數值。即:安全系數K可按下式計算有:式中:為各種因素的安全系數,查參考文獻5表可得: 所以有: 該孔的設計基準為中心軸,故以回轉面做定位基準,實現“基準重合”原則;參考文獻,因夾具的夾緊力與切削力方向相反,實際所需夾緊力F夾與切削力之間的關系F夾KF軸向力:F夾KF (N)扭距:Nm在計算切削力時必須把安全系數考慮在內,安全系數實際所需夾緊力:由參考文獻16機床夾具設計手冊表得: 安全系數K可按下式計算,由式(2.5)有:式中:為各種因素的安全系數,見參考文獻16機床夾具設計手冊表 可得: 所以 由計算可知所需實際夾緊力不是很大,為了使其夾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決定選用螺旋夾緊機構。3.4 誤差分析與計算該夾具以一面兩銷定位,為了滿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須使工序中誤差總和等于或小于該工序所規定的尺寸公差。與機床夾具有關的加工誤差,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由參考文獻5可得: 兩定位銷的定位誤差 : 其中:, 夾緊誤差 : 其中接觸變形位移值: 查5表1215有。 磨損造成的加工誤差:通常不超過 夾具相對刀具位置誤差:取誤差總和:從以上的分析可見,所設計的夾具能滿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3.5定位銷選用本夾具選用一可換定位銷和棱形銷來定位,其參數如下表:表3.1 定位銷dHD公稱尺寸允差816150.01122514M1243.6 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為提高生產率,經過方案的認真分析和比較,選用了手動夾緊方式(螺旋機構)。這類夾緊機構結構簡單、夾緊可靠、通用性大,在機床夾具中很廣泛的應用。此外,當夾具有制造誤差,工作過程出現磨損,以及零件尺寸變化時,影響定位、夾緊的可靠。為防止此現象,選用可換定位銷。以便隨時根據情況進行調整換取。設計心得與體會兩周的課程設計結束了,在這次的課程設計中不僅檢驗了我所學習的知識,也培養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設計過程中,與同學分工設計,和同學們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相互監督。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理解。 課程設計是我們專業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著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少的過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義我今天認真的進行課程設計,學會腳踏實地邁開這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這次夾具設計,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過這次夾具設計,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課程的理論和生產實際知識進行一次夾具設計工作的實際訓練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工作能力,鞏固與擴充了夾具設計等課程所學的內容,掌握夾具設計的方法和步驟,掌握夾具設計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樣分析零件的工藝性,怎樣確定工藝方案,了解了夾具的基本結構,提高了計算能力,繪圖能力,熟悉了規范和標準,同時各科相關的課程都有了全面的復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這次設計過程中,體現出自己單獨設計夾具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體會了學以致用、突出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心情,從中發現自己平時學習的不足和薄弱環節,從而加以彌補。在此感謝我們的老師.,老師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這次模具設計的每個實驗細節和每個數據,都離不開老師您的細心指導。 同時感謝對我幫助過的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和支持,讓我感受到同學的友誼。 由于本人的設計能力有限,在設計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懇請老師們多多指教,我十分樂意接受你們的批評與指正,本人將萬分感謝。參考文獻1黃如林.切屑加工簡明實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7.2王紹俊.機械制造工藝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3孟少農.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4 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5 王光斗、王春福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6吳宗澤、羅圣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朱孝錄,機械傳動設計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7蔡春源,楊文通,機械零件設計手冊M.第3版.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4.8王萬均,胡中任.,實用機械設計手冊M.中國農業機械出版社.1984.9成大先,王德夫,.機械設計手冊M.第4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0孫桓,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M.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張淑娟,周靜卿,趙鳳芹.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12單祖輝,材料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王鐸,王宏鈺.理論力學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甘永立,幾何量公差與檢測M.8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15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農業機械設計手冊(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816郭愛蓮,新編機械工程技術手冊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17 吳宗澤,機械設計師手冊(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18 沈鴻,機械工程手冊,第14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2.8.19王光斗、王春福主編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23.(5).20趙家齊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指導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24.(1).21 孫巳德主編機床夾具圖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28.(10).22 李慶余主編機械制造裝備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0.23王先逵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30.(7).- 19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