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移動技術發展策略
《2010年中國移動技術發展策略》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0年中國移動技術發展策略(1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09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技術部 /研究院 2010年 4月 長沙 目錄 1 2 3 4 5 6 7 8 總體 業務網 接入網 傳送網 核心網 終端和卡 2 移動 &移動互聯網戰略 移動網和互聯網深度融合, 催生移動互聯網 強大的管理控制和隨 強大的信息庫和創新業務 時隨地的接入能力 但是網絡開放性不夠, 業務較為單一 移動網 互聯網 能力 無法做到隨時隨地移動接 入和缺乏良好管理控制 240k) 引入 3G/2階段一 階段二 階段 1 階段 2 階段一 階段二 提供互聯網接入能力 手機上網、手機報和手機郵箱 業務豐富,業務體驗趨同 11M)與 2G/3G 移動電子商務、移動社 網融合,引入 50 100M) 階段三 移動互聯網 階段三 區、行業特色應用、移 動多媒體 聯帶寬、 到端提供高帶寬和高 移動通信專家 移動信息專家 催生更加豐富移動互聯 網特色的業務 3 4 全業務戰略 立足移動 + 拓展寬帶 + 面向綜合信息服務 無線 + 基站光 纜延伸 + 場和業務 近期中國移動全業務市場發展策略為“一個確保、 兩項提升、三個加快”。確保在移動領域的絕對領 先地位;提升無線寬帶和有線寬帶接入能力;加快 無線語音業務替代、加快中低流量無線寬帶業務推 廣、加快 移動業務:鞏固領先優勢,增強信息及內容資源 的掌控,推進手機媒體化、多用化 有線寬帶:重點面向集團客戶,提升有線寬帶接 入能力,推廣基于 力拓展 對家庭客戶,根據客戶價值選 擇性部署有線寬帶,逐步推出差異化的產品 移動寬帶:通過 力,大力推廣基于手機的移動寬帶應用 網絡和資源 發揮無線優勢,延伸基站光纜,以 為基礎,通過 近期采取四項措施重點推進全業務網絡建設: 全面部署 提高基站光纖接入比例,根據業務需 求,延伸基站光纜,確保投資效益 提升互聯網資源能力,分兩級規劃建 設 極擴充國際傳輸帶寬 積極儲備固網號碼等基礎資源, 線固話采用固定號碼 5 物聯網戰略 從信息聚合、信息共享、信息處理、信息傳輸、 信息獲取多種維度,提供電力、能源、工業、交 通、醫療、安全、備災、物流等多方面的業務 以 丌斷完善業務支撐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 更強的上行帶寬能力、簡化的移勱性管理; 發數據處理能力、網絡側 更敏感、更全面的感知能力終端,解決低功耗、 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問題 三網融合戰略 以國家三網融合產業發展為契機,加快基于 究,加強對 家庭通信市場進行戰略部署,提升中國移動全業務運營能力。 應用層 廣電節目 移動定制業務 業務層 S S 推動相關業務平臺的研發,如 心通 業務(電視與電話協同)、高清業務、 同時研究不同業務的組合嵌套機制。 網絡層 話音 媒體 S 充分發揮 構、多接入等技術優勢,進一步研究高帶寬業務的 網絡部署構架和端到端 接入層 終端層 2G/S 一步分析比較 ,探討利用光纖、五類線或駐地網范圍內同軸電纜 實現末端有線接入的可行性 。 通過定制開發家庭網關或機頂盒,實現多屏融合。 利用多媒體通信業務占領電視屏幕,借助電視屏幕 提升通信業務的業務體驗,并逐步將 媒體業務滲透到家庭,搶奪家庭寬帶通信市場。 跟蹤國家相關政策及業界最新技術動態;多方出擊,從各個層面研究三網融合的發展策略,定 制研發適合中國移動戰略發展的三網融合產品。 策 略 7 低成本戰略 核心動力 戰略目標 建設高性價比網絡 支持業務可持續發展 占據競爭優勢 融合組網、平滑演進、資源共享 推進網絡 平化和集中化管理 業務和業務網 水平化、定制化 開放互聯網引擎 業務孵化中心 綜合業務平臺 網絡和資源 接入網:寬帶化、 能減排 IP 核心網: 2G/3終端:低成本終端芯片平臺 能網 短消息 位置服務 臺 令轉接點 ( 個人用戶 有線接入網 ( 控制層 集團用戶接入 承載層 傳送網 送網 同步網 庭與集 團用戶 8 2 3 4 5 6 目錄 1 總體 業務網 業務網 接入網 傳送網 核心網 互聯網戰略 開放互聯網引擎 物聯網 全業務 家庭 行業 7 8 終端和卡 9 10 開放網絡、收割長尾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打造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開放平臺”和“應用創新平臺” 您被“邀請” 了么? 合作伙伴現狀 互聯網公司和運營商 紛紛開放業務能力 向第三方開放業務能力 “全球”開 發者 供 了近百個社區 開發 者調用,已開發出了幾萬 個應用 完善的業務生成環境 安全可控的測試及運行環境 面向開發者的統一能力開放 接口 開放能力:主要包括認證、 用戶、相冊、好友等 發者可任意組合 T 低開發成本、加快開發速度、 促進了業務創新 開放能力:短消息、彩信、 定位、鑒權、計費等 開放互聯網引擎 中國移動業務能力 短信 彩信 定位 下載 語音流媒體 支付 算 存儲 帶寬 業務基本能力、業務支撐能力、用戶數據、資源能力 動互聯網 全業務 開放互聯網引擎架構 第三方業務運行環境 三方應用 物聯網 低成本 開發商 /開發者 開放互聯網引擎 業務開發環境 管類應用 業務運行環境 用戶 營支撐 系統 開發工具 開發向導 /示例代碼 操作系統 數據庫 應用服務器 務測試環境 力開放網關 試工具 沙箱 應用接入 /能力封裝 /適配模塊 短 信 彩 信 位 置 鑒 權 計 費 支 付 擬器 發布工具 權限控制 協議適配 2P. 業務能力接入 業務能力 短信 彩信 定位 語音 流媒體 鈴 支付 載 11 基于現網的優化 業務平臺能力,進行封裝 及 管類應用運行環境 演進目標 開放互聯網引擎演進目標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 基于現網的 能力開放:進行業務能力封裝,滿 足現網 139等移 動互聯網應用的業務能力開放迫切 需求,一階段規劃開放位置、計費、 開發環境:建設開發環境,提供 擬器 以及測試沙箱等 運行環境:初步搭建現網試運行環 境,需要能支持托管類應用的運行 架構調整:基礎設施架構由基于集 群的方式改為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架 能力開放:開放更多的業務能力, 構 除基礎能力外,還需要引入現網 能力開放:開放 臺的數據計 算及存儲等能力 開發環境:完善開發環境,根據 開放能力的調整補充 開發環境:提供云計算平臺核心 與非托管應用開發環境進行 運行環境:搭建基于云計算平臺的 運行環境:搭建現網可商用的運 行環境,提供開發者通過 式進行應用上傳、管理、發布等 功能。 階段 階段 階段 12 理 規 高效的終端接入 范 管 撐 管理 立端到端技術體系,支撐 入各種豐富的內容和應用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支持手機客戶端、 端、 問; 整合豐富的內容資源,提 供應用下載、視頻、音樂 、讀書等多種業務。 功能插件化技術 瀏覽器技術 多門戶內容適配展 化 面向服務的計費支 內嵌 文件 手 手機 瀏覽 下載 機 數據 基于用戶特征的分析挖掘 器 管理 文件 同步 示 引 入 提供端到端的應用及內容 交付平臺,涵蓋:應用 & 內容引入、產品生成 &貨 架管理、門戶展示、計費 支撐、運營分析等功能。 遵循 劃,不 配合完成 測試管理 自動化測試技術 遠程終端控制技 術 建立端到端應用測試體系 。 13 2 3 4 5 目錄 1 總體 業務網 業務網 接入網 傳送網 互聯網戰略 開放互聯網引擎 物聯網 全業務 家庭 行業 6 7 8 核心網 終端和卡 14 移動互聯網 全業務 物聯網的體系架構 物聯網 低成本 將物聯網技術不行業與業技術相結合,實現廣泛智能化 應用的解決方案集 物聯網通過應用層最終實現信息技術不行業的深度融合 ,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廣泛影響 關鍵問題在于信息的社會化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的保障 各種通信網絡不互聯網形成的融合網絡,被普遍訃為是 最成熟的部分 包括物聯網管理中心、信息中心、云計算平臺、與家系 統等對海量信息進行智能處理的部分 丌但要具備網絡運營的能力,還要提升信息運營的能力 ,如對樣本庫和算法庫的部署等 是物聯網成為普遍服務的基礎設施,有待突破的方向是 向下不感知層的結合,向上不應用層的結合 包括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 像 頭、 感器和 感器網絡和傳感器 網關等 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是感知和識別物體,采集和捕獲信息 要突破的方向是具備更敏感、更全面的感知能力,解決 低功耗、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問題 15 16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建設完善 升端到端業務開發、運營、管理能力 無線傳感器網絡 承載網絡 運營支撐系統 應用系統 個人及家庭用戶 通信網關 務平臺 傳感器 + 移動通信網絡 企業應用系統 控制器 攝像頭 讀碼器 22 推廣 低運營成本 降低終端成本 工業級 網絡優化 物聯網管理中心、物聯網信息中心 2 3 4 5 目錄 1 總體 業務網 業務網 接入網 傳送網 互聯網戰略 開放互聯網引擎 物聯網 全業務 家庭 行業 6 7 8 核心網 終端和卡 17 移動互聯網 全業務 家庭業務的現狀及問題 物聯網 低成本 競爭對手的捆綁策略對我們產生了沖擊 中國移動的家庭業務在探索中成長 集團一類業務:家庭網關、無線固話、家庭信息機、家庭 = 家庭網關 無線固話 家庭信息機 省公司二三類業務:家庭套餐、家庭計劃、家庭監控、家庭博客、家 庭賬單、親子通、家庭彩鈴、家庭手機報、數碼相框 利用寬帶優勢,捆綁寬帶、固話和手機進行組合營銷; 新增手機用戶市場上,中國移動的份額逐步下降; 很大比例的天翼用戶是通過“我的 綁發展; 利用多樣化的家庭產品和業務,積極開拓家庭市 場,發展家庭用戶,對抗全業務帶來的競爭; 挑戰與問題 家庭產品推廣以來,尚未形成統一的品牌和形象,也沒有統一的業務 展示途徑,不利于家庭業務的推廣和運營; 省公司各自開展的二三類家庭業務種類繁多且相似度高,由于缺少統 一的業務體系架構指導,導致現有系統模式多樣,形成豎井式重復建設, 資源利用率不高; 缺乏全局性管理和支撐體系,難以實現業務的有效整合、內容優勢的 共享互補和精細化運營 ; 18 家庭業務的技術策略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家庭業務體系架構 除寬帶接入以及暫不適 合中移動發展的 務外,所有運營商都在 探索家庭業務; 探索過程中百花齊放, 需市場檢驗,需標準的、 統一的、寬松的探索和 試驗環境; 需統一規劃業務實現的 關鍵要素和通用機制, 實現業務的統一管理; 建立統一的服務界面和家庭用戶數據 通過統一的用戶界面提供所有家庭數據業務產品的辦理 到內容展示的一站式服務; 將基礎用戶數據從業務平臺中獨立,并形成統一的家庭 用戶數據、標識,有利于統一業務管理和統一產品。 發展多樣化、體系化的業務 整合分散在各省的受用戶歡迎的特色數據業務應 用,實現資源共享,減少重復開發,降低業務引入 門檻; 在進行家庭產品規劃、設計時,依據業務體系架 構可以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避免某一環節脫節導 致家庭產品的競爭力下降。 建設可擴展的管理、服務、支撐框架 多樣化應用的背后是具備高可擴展性的家庭管理、服務、 支撐平臺,實現統一的認證鑒權、計費話單; 將為更多的家庭業務的快速整合上線提供有力保障,同 時對非自有業務和業務提供商進行控制和管理。 19 移動互聯網 全業務 家庭業務體系架構 業務平臺現狀 物聯網 低成本 自有業務 平臺 第三方及互聯網業務 自有業務:一些輕量級業務平臺業務管理、業務運 營能力較弱; 第三方及互聯網業務:多數業務具有業務邏輯沒有 業務平臺 家庭終端 家庭數據業務管理 平臺 無線、有線接入網 絡 客戶端通用終端連接終端專用終端 業務管理功能。 家庭數據業務管理平臺功能 對管理、運營能力較弱的自有輕量級業務和沒有業務 管理功能的第三方及互聯網業務進行統一管理, 降低新業務進入門檻,實現業務快速引入和聚合,豐 富家庭業務體系; 實現家庭成員、設備之間的業務數據的共享,形成家 庭 對業務實施接入控制,加強對第三方及互聯網業務的 控制和管理。 20 2 3 4 5 目錄 1 總體 業務網 業務網 接入網 傳送網 互聯網戰略 開放互聯網引擎 物聯網 全業務 家庭 行業 6 7 8 核心網 終端和卡 21 移動互聯網 全業務 集團業務產品體系結構 物聯網 低成本 類型 解決方案 行業 標準信息化產 品 體系 針對特定客戶的解決方案及服務 面向特定行業的 生產控制 營銷服務 基礎 產品 辦公管理 特征 定制化程度高,實施周期長, 營銷難度大,捆綁性較強 有限的定制工作, 營銷難度中,捆綁性強 定制工作較少, 標準化產品的營銷和實施, 捆綁性中 基礎產品 語音 消息 接入 移勱增值 應用 純標準化產品,基本無定制工 作,可替代 22 多層次支持全業務推廣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滿足客戶全方 位需求的業務 產品族 移動信息化應用 動辦公 郵箱系統 業建站 各種行業應用 基礎通信 消息類(短信、 彩信) 基礎語音 定位 網絡傳真 電話會議 融合通信 企業通訊錄 統一消息 協同辦公 多媒體會議 寬帶接入 企業網組網 網絡安全 上網行為統計 存儲備份容災 計算能力托管 對應兩種業務 模式,實現業 務整合的綜合 服務平臺 供綜合的通信 及信息服務,通過靈活定制滿 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富完整的產品 體系和標準化能力封裝,提供 托管和即開即用的服務 集團業務網絡 基礎設施 符合 行業網關產品:從提供移動通信能力向綜合型行業網關演進 23 移動互聯網 全業務 在網絡各個層面需要進行全方位增強 物聯網 業務運營支撐 低成本 業務網 核心網 接入網 終端和卡 提供對外的能力開放 對固移融合及多產品 融合的支持 豐富和完善產品體系 加快部署 礎設施 提供對集團業務的 加強無線網絡覆蓋 發展固定與線接入 采用 T+升 接入性能 標準化行業終端 /模組 開發融合通信終端,占領 客戶桌面 開發工業級 化 發卡流程 全面的 安全方案 端到端 提升集團客戶業務流程的 電子化支撐能力;解決部 分流程階段“丌可見、丌 可控”等問題,實現業務 端到端的管理要求 通過整合、重用不重新開 發,優化和完善現有業務 能力、支持新業務能力的 快速創建及部署,提升響 應速度 面向集團業務相關的各類 營銷、服務和管理人員, 打造 “一站式”的業務操 作門戶 整合已有各支撐系統的關 聯信息,提升業務數據的 完整性不全面性,統一客 戶視圖 24 2 3 目錄 1 總體 無線接入網 業務網 接入網 網絡發展與競爭現狀 無線接入網發展策略 無線接入網技術發展路標 4 5 6 7 8 傳送網 核心網 終端和卡 25 目 錄 網絡發展與競爭現狀 無線網絡發展總體情況及競爭形勢 網絡現狀及主要問題分析 無線接入網發展策略 無線網絡定位 無線網總體策略 無線接入網各領域技術路 標 無線接入網現狀 經過電信重組和 3家運營均獲得移動和固網牌照,形成全業務經營格局 無線網絡技術 X D 戶: 固定: 動: 數據統計時間: 2009年底 中國移動擁有全球最大規模 全球最大的 27 最高速率 ( 8 3持技術優勢難度較 大 網絡建設情況 309年底已建 2000 蓋 238個城市,覆蓋了全國 70% 的地市 10年 2月底用戶數突破 686萬 10年將新建 7萬個基站 10年 2月底覆蓋 335個城市,全 球規模最大的 10年 2月底用戶數突破 406萬 雙工方式 載波帶寬 上下行資源 占用比例 智能天線 基站同步 上行同步 :31:5 支持 頻率同步和時 間同步 需要 384 1:1 不支持 頻率同步 不需要 384 1:1 不支持 頻率同步和時 間同步 不需要 1X: 38409年底已完成 12萬個 站,覆蓋全國縣以上城市和 50 的鄉鎮 理論單用戶 (1:5) 2:4) 10年 2月底用戶數突破 514萬 于北京、廣州開通 以規?;苿赢a業鏈進一步成熟和運營經驗的積累, 并通過技術手段彌補數據業務承載能力的短板 64 載波捆綁 : 理論單用戶 2:2(5:1) 最高速率 (4:2) (3:3) 雙載波捆綁 +64 84 : 小 各無線網絡面臨的重要問題 網絡質量仍處于領先地位,但領先程度逐漸減 半速率開啟比例過高,對網絡質量產生沖擊 數據業務增幅明顯,對網絡資源占用比例不斷 數據業務承載能力和其他 3 且在已有制式下提升的代價高、周期長 終端形態和款式逐步豐富,但業務能力、工作穩定 性有待提升,因終端問題帶來的指標異常比例較高 增大 既有網絡、終端規模龐大,相關新技術引入代 價高、難度大 隨著上網本、數據卡的推廣,數據業務流量增長迅 速,局部地區無線資源凸顯緊張 運營經驗仍需進一步摸索和積累,網絡中的功能開 啟、參數配置不當等問題時有發生 未實現與蜂窩網的有效融合 致 術能力差 異較大,給各省公司運營管理帶來困難 致運營維護成本 較高 用戶登錄便捷性需進一步提高,需研究定期自動認證方案 目 錄 網絡發展與競爭現狀 無線網絡發展總體情況及競爭形勢 網絡現狀及主要問題分析 無線接入網發展策略 無線網絡定位 無線網總體策略 頻率使用策略 無線接入網各領域技術路 標 更 高 的 數 據 承 載 能 力 不同制式無線網絡的承載定位與融合關系 b/g) 更強的覆蓋和移動性能力 網絡進一步融 合與演進 承載話音和低速數據業務 兩網執行互操作,發揮 2 網絡與設備融合,利用 現有網絡資源 承載高速數據( 500 推動 速數 據業務的承載逐步向 渡 深度融合后的 2G 和 3 與其他網絡協作 的 承載 23以 承載 多種無線接入方式實現數據業務的無 縫覆蓋 基于全業務發展的無線接入網發展總體策略 加強 充分鞏固并發揮 斷提高網絡容量和質量,改善數據業務承載能力問 題 推動 升互操作性能,達到無縫用戶體驗,并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 推動 充分發揮 策優勢,以及對產業引導能力強的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積極研究和推廣各類新技術應用,從提升網絡容量、增強性能、豐富網優手段等方面提高 進一步推動終端質量的改進,以用戶體驗為導向提升網絡質量 推動 全力推進 完善 力推動 利用一切有利政策推動 推進 造有利的國內發展環境,確保 依托上海世博、規模試驗推動 積累技術應用經驗 發展寬帶無線接入作為有線接入的有效補充: 在有線接入無法達到的區域,借助 有線無線相結合,借助 大力發展 展寬帶無線接入服務,推動 目 錄 網絡發展與競爭現狀 無線網絡發展總體情況及競爭形勢 網絡現狀及主要問題分析 無線接入網發展策略 無線網絡定位 無線網總體策略 無線接入網各領域技術路 標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發展策略 進一步提升語音及數據業務承 載能力和業務質量,以增強 爭力,延長 視需要適時引入新技術、新平 臺,降低 動 動 大限 度保護現有網絡投資 推進方式 考慮擴大 提升語音容量的同時, 改善語音質量 積極推動終端支持 術,考慮下行雙載波技術在現網中的應用,提 供更高速數據業務承載能力,同時改善業務時延性能 推動廠商支持更先進的語音復用技術 適時開展測試驗證工作, 在不增加載頻的情況下提升語音容量 擴大多載波基站的現網應用,采用“載波池”功能實現不同區域間載波調 度 推動 D 軟件平臺 (g+)的融合,提升網絡互操作性能,降低設備成本 推動廠商支持 長多載波基站使用周期 34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2006及以前 2007 2008 2009 2010 標準 成熟 情況 單天線干擾消除 語音組呼業務 ( 7版本 動態時隙分配 增強型 8版本 多載波基站 操作 9版本 用同時隙技術 地交換) 寬帶 司 引入 情況 引入功能 引入功能 基站節電功能 增強型半速率 引入功能 引入新站型 引入功能 建議) 多載波宏基站 多載波分布式 基站 引入新站型 模 基站 12000 根據建設規劃, 2009年底: 我公司 個 ) 23000 熱點規模達到 5 萬, 600個。已建熱點主要覆蓋高校 、寫字樓、四星級以上賓館、營業廳等區 域 02年啟動 1688 3062 5440 通過對 得出,主要流量集中在高校、交通樞紐、 2002年 2004年 2008年 6月 2008年底 2009年 4月 2009年底 商業區、商務寫字樓等 09年 140 35% 09年 12月, 是年初的 12月 120 100 80 60 40 0% 25% 20% 15% 10% 年初的 20 % 0 0% 注冊客戶中使用 12 月注冊客戶使用 是年 1月 使用客戶 (萬戶 ) 6月 注冊客戶 (萬戶 ) 12月 占注冊客戶比重 初 數據來源:內部數據分析 源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2006及以前 b/g 標準 成熟 載波 情況 帶寬 22M/20 基于 A 峰值速率可達 11M/54007 增強覆蓋能力 峰值速率 600 4*4 2008 2009 預計發布時間: 9月份 64子載波) 大 4*4 引入聚合幀技術,提 高 后向兼容 a/b/g 峰值速率 600010 預計發布時間: 7月 份 通過 網增強室外連續覆蓋 能力 能夠節約有線傳輸資 引入功能 11公司 少量 b/引入 情況 引入 與 2分布系統 承載能力 峰值速率 11入功能 b/P 奧運場館部署 a/b/頻三模 引入部分瘦 開通國際漫游業務 進行 承載能力 峰值速率 54入功能 進行 11驗室測試及外場試 點 承載能力 峰值速率 600 覆蓋能力:數公里 后向兼容 a/b/g 引入功能 2G/3G+合方案 部署基于 11 于室外組網 承載能力 與 11 覆蓋有效增強 1/2) 擴大網絡覆蓋,拓展寬帶市場 加快擴大 極拓展校園寬帶市場、上網卡和上網本市場以及國際漫游市場 以業務需求為導向進行熱點選擇,做好網絡規劃,在用戶密集區兼顧容量需求 增強網絡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提供定期自勱認證服務: 在現有帳號 +密碼訃證方式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定期自勱訃證服務。滿足部分用戶的便捷性訃證需求,避免用戶 重復輸入帳號密碼,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推廣 在“隨 件上增加 供便捷的 增強 結合市場部的漫游推廣策略,在上海世博期間為國漫來訪用戶(駐留在我公司 2供免費 部署 11供更高的接入速率: 在新增熱點區域,考慮部署支持 高網絡性能及用戶速率 開展分省 為滿足部分省公司個性化業務開展需求,統一制訂分省 于指導全網實施,從而提供 更高的 2/2) 加強網絡管理,提升運維能力 提升 根據集團和省公司需求,制訂 現跨廠商設備的統一管理,為 營維護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研究建立 通過質量指標衡量 后續開展網絡優化和廠家設備評估提供必要 的數據依據和指導,進一步提升 推進網絡融合,實現優勢互補 結合實際業務需求和網絡改造難度,采用分階段的方式逐步推進 : 一階段:實施 為 T+決手機用戶的 二階段:積極推進基亍 (U)用戶訪問 于( U) 而增強用戶的業務體驗。 三階段:積極研究 在統一訃證的基礎上,可從業務需求、對現網的影響、投資成本、以及后續演進等多方面考慮,研究分析接入 的各種方案,為實現 量 發展策略 推進方式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合理開啟多小區聯合檢測功能、同頻干擾抑制算法,降低同頻干擾;適時開啟 空分復用,以及控制信道空分復用功能, 升小區容 合理開啟新增網絡功能、配置 網絡參數,在網絡規模逐步擴 大的情況下提升網絡能力 充分利用頻譜資源,解決擴展 頻段引入的各類問題,包括設 備、工程、組網等諸多方面 在保證升級代價較小和向下一 代網絡平滑演進的基礎上,提 升上下行數據業務承載能力 實現與 2作,互操作性能力爭達到國際 先進水平,并降低 3成本 引入 分利用 大數據量業務 提升 決 推廣測量報告統計分析、 仿真等網優手段提升功能的應用 引入室內外 F/A/動多頻段 考慮 足 求 研究 掘已有頻譜資源的容量潛力 盡早部署 上行業務需求較高的區域引入,并盡可能設置載頻 在標準完善的情況下引入 強 2增強等 ),提升 不考慮 載波等技術的引入 推動重選時延優化方案,縮短用戶尋呼收不到的時間,降低互操作給用戶帶來的負 面影響 推動 口,提升切換性能,推動雙??刂破骱?現設備融合 頻率使用總體策略 1880 1900 2010 2025 2320 2370 (僅室內 ) 目前 室內外組網方案的改變 頻率使用總體策略 現階段以 外覆蓋優先使 用 2015個頻點,室內覆蓋優先使 用 2010個頻點 室外 少量 室內 外覆蓋的擴展頻段 工程中出現的多頻段 的擴展頻段,同時部分頻點作為 驗網城市的室內頻點 綜合考慮現階段 了 滿足近期部分業務需求較大樓宇的室內基站擴 容,現階段仍允許室內 頻段部分頻點緩解 室外 8通道 單頻段 :A、 F 雙頻段: 內單 /雙通道 單頻段 :A、 F、 E 雙頻段: 三頻段: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2006及以前 2007 2008 2009 2010 標準 成熟 情況 視頻業務 智能天線 高速下載下行 384單載波速率 多載波 多媒體廣播業務, 下行 384專用載波 承載速率 34倍覆蓋增強 增強上行分組, 頻段擴展 據業務連續) 增強型 態 64下行速率 多用戶 區通道化( 高速移動覆蓋 司 引入 情況 引入功能 智能天線 件具備 承載能力 上行 384下行 入功能 強 雙極化天線 與 件平臺 承載能力 上行 下行 廣播 384展頻段引入 共主載波組網 備融合 雙??刂破?網絡性能改善 F/A/無線網絡融合 ( 口) 業務優化功 能 多小區聯合檢測 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 全業務 低成本 充分借鑒 3及 制訂產業推進方案,打造與國際主流融合的產業 : 唯有與國際主流的 持同步,才能讓我國技 術和產業抓住機遇在全球 獲得的更大發展: 國際化 吸納國際制造企業,提升 產業水平; 產業化 國內環境營造 爭取國際運營商,擴大產 業規模; 國際化模式推動產業發展, 如利用全球認證體系,保障 產品質量 技術創新 面向市場需求和實際網絡,充分借鑒 扎實實解決端到端 系統應用涉及的各類技術問題,不斷積累設備功能、組網、互操作等方面的經驗。 發展策略 加大技術創新,引領國際標準 推動產業化進程,實現同步發 展、融合發展 全球化發展,推動 全球主流技術 推進方式 深入挖掘 托規模試驗進一步開展研究,形成 、組網、優化的相關策略及完整技術方案 引導后續技術發展,保障 推 動技術試驗順利開展,以全國規模試驗為重要載體,推動基于數據卡以 及雙模雙待手持終端的端到端產品走向成熟,保持與 品 、測試、認證、應用全面同步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在世博園建設 全球展示 展走向世界前列 繼續充分利用 大 與多個國際運營商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推動 2010年具備端到端 能力 2009年,物理層、高層、接口、射頻標準凍結 2009年 12月,終端一致性標準凍結 2009年底,具備商用網絡設備 2010年具備預商用數據卡、 2011年具備預商用手持終端 扁平化的全 2 11W W n 平化的 通過 通過 全 控制面網元 用戶面網元 W 部署需求 軟件功能 少數重點城市 引入 滿足網絡演示和測試需求,為 后續商用做好技術儲備 20M/15/10-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0 年中 移動 技術發展 策略

關于本文